《风筝:将艺术带上天空》读后感2000字

每年春秋季的时候,我都会看到很多孩子在公园、广场放风筝。

我放过的第一个风筝,是一个塑料袋。用一根白线系在拎手上,高高放飞。塑料袋风筝飞得那么高,那么容易,即便不能调整方向,也没有什么花样,但是放风筝不就是图个乐呵嘛,我从没觉得什么。

直到我看到《风筝:将艺术带上天空》这本书,我才知道,我一直小看风筝了。原来风筝不仅仅是图个乐呵,风筝所能带来的趣味和功能,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这本书内容简单,不仅介绍了风筝的样式、种类、文化,还从历史、地理、科学、社会等方面对风筝进行介绍。手绘插图精美绝伦,孩子在学习风筝知识之余,还能提高艺术审美力。更是在2019年获得了法国《历史》杂志“青少年图书奖”。

说到获奖,就不能不说说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埃娃·邦萨尔,是法国儿童记者和作家,主要从事诗歌和游记创作,她将艺术、历史和科学等方面融入到她的每部作品中。朱莉·吉扬,是法国插画家和平面设计师,目前在巴黎工作和生活,她喜欢使用不同的媒介、印刷技术和色彩进行创作。

《风筝:将艺术带上天空》.jpg

风筝的由来

在这里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大约在2500年前,风筝起源于中国。然后随着丝绸之路,风筝登上了商人的车队和远洋的船只。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回意大利时,也随身携带着风筝。

风筝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名字,在日本叫“章鱼”,在英国叫“鸢”,在法国叫“飞鹿”,在西班牙叫“彗星”,在意大利叫“北风”,在希腊叫“纸鹰”……

但风筝最初的样子大同小异,在《风筝:将艺术带上天空》中,作者还特意介绍了用竹篾、纸张和一卷线如何自制风筝,动手能力强的家长,可以在亲子时间和孩子一起尝试亲自制作。本书环衬还绘制了几十种风筝骨架,为制作风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了解一件物品是如何发明、制造出来的,也就了解了背后的发明思路和思考过程。如果能够用同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思考,也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这是现在每一个孩子都非常需要的。

全世界不同的风筝

在上一部分,我们提到风筝起源于中国,然后飞向了五湖四海,演绎出了多彩的异域文化。它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造型和文化内涵,比如泰国的风筝有性别,危地马拉的风筝用来纪念逝去的亲人,韩国的风筝是驱邪纳吉之物。

在《风筝:将艺术带上天空》中,除了中国,还介绍了韩国、日本、法国、泰国、柬埔寨、印尼、印度、危地马拉等国的风筝,让孩子们知道,原来风筝不只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这既能提升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又能培养国际视野和文化品位。

在这本书中展现的风筝多达四十多种,有的是传统风筝(如中国的燕子风筝和龙形风筝、日本的奴风筝和鲤鱼旗、印度和韩国的特技风筝、危地马拉的巨型风筝等),有的是创新风筝(如充满未来主义色彩的箱式风筝、软体风筝)。

风筝不仅是人们寄予希望与美好愿望的吉祥物,更成为了艺术家们发挥艺术想象的载体。各国的风筝爱好者和艺术家们将充沛的创作灵感运用到风筝上,使风筝的造型和色彩更具创意和趣味性。

这些各式各样的风筝极具观赏价值,同时激发着孩子的设计灵感,潜移默化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风筝还能做什么

我一直以为风筝除了是娱乐用品之外,富兰克林还曾用它捕捉过电,再无其他。但是它的能耐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它曾是一项军事秘密武器,可以发出警报、传递机密,让侦查员升到空中;受它的启发,避雷针、气象卫星、航拍仪、飞机、无线电传输等不断问世;作文www.yuananren.com它曾充当建筑机械,架起一座桥梁;也曾为风筝冲浪和翼伞飞行等运动提供灵感……一只小小的风筝,却做了许多改变世界的事情。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涉及很多的数学和物理原理,《风筝:将艺术带上天空》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和清晰的图示,把运用到的相关知识解释得非常易懂。作为孩子们喜欢和熟悉的事物,从风筝入手进行科学知识普及,能更有效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力、创造力和设计力。

我曾看过一句话,创造力就是把不同的物品结合在一起。铅笔只能用来写字画画吗?还有人在铅芯上雕刻,这就是创造力。从常见的物品中,发现新的用法,这就是很重要的创造力。

而仅仅有创造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才会让孩子更有动力和高效。

写在最后

《风筝:将艺术带上天空》初看只是一本科普读物,再看是一本艺术和文化读物,其实更是一本会激发孩子兴趣的读物。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对生活中的每一样事物都用书中的方法去观察和思考,将事物和知识相结合,定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提高各方面能力。

《《风筝:将艺术带上天空》读后感2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1973年的弹子球》读书笔记好句好段摘抄

2:《食罪者7》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