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缺爱》读后感3000字

前几天,网络上面爆出上海“名媛圈”的内幕,很多俊男美女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和生活背后,竟然是靠着“拼单”、“二手”维持。那她们为什么宁愿维持着这样虚假的“朋友圈”,也不愿意用真实的自已与别人交往呢?或许,她们是对自己缺乏安全感,对自己不认可,想要通过获得陌生人的点赞、羡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构建自己的安全感。

“安全感”这个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也逐渐成为教育孩子的重要法宝。但是,如何让孩子获取“安全感”呢?我试图从书本当中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其中,心心妈在她的新书《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中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路,让我茅塞顿开。

书中告诉我们,孩童时期安全感的缺失,其影响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就像有人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福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可以说,在孩子童年时期为其注入满满“安全感”,会让我们的孩子受用终生。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她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在她小的时候经常不在家,只将她留给家里的保姆照顾,好不容易有机会一家人聚在一起时,她的父母还总是因为意见不和而吵架。成年后的她,虽然嫁给了一个很爱她的男人,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但用她的话来说,“总觉得这一切很不真实,觉得要不了多久老公就可能会抛弃她”。我们坐下来认真地探讨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最后发现,正是因为她小时候家人对于她的冷落,让她缺乏安全感,使得她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对于家庭也没有很强的归属感。

《童年不缺爱》.jpg

安全感不足的人,人际关系和生活幸福感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也非常容易将自己置于一个焦虑、紧张的境地,无法很好地疏解自己内心的不安。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会拥有安全感,但最终发现不管得到多少,内心还是十分空虚。所以,给我们孩子满满的安全感,才能让他今后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更好的面对社会的捶打,获得更幸福的生活。

心心妈在《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这本书里,详细的告诉我们如何给孩子“注入”满满的安全感,如何发现隐藏在孩子“不听话”外表下的小心思,如何摆脱“丧偶式”家庭教育等等。在我看来,主要可以通过做出以下三方面的改变:看见、看懂我们的孩子;平和的面对真实的自己;正确处理和“队友”的关系。

一、看见、看懂我们的孩子

作者告诉我们,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的表面下,其实暗含着她们更深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或者是“爱”,或者是“理解”,或者是“陪伴”等等。而我们作为家长,却往往会被孩子表面呈现出来的不听话激怒,让整个事情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不仅仅是孩子,甚至我们成年人在我们的一些行为背后,也暗含着其他的信息需要我们的朋友或是爱人理解。有一次,我和爱人出去逛街,本来说好了逛完街之后回家做饭,逛着逛着我觉得有些疲惫,就问爱人:“你累不累”,得到他否定的回答后,我又接着说:“咱们家里没有菜了,一会儿咱们还得去超市买菜再回家。”爱人表示没关系,正好楼下就有超市。最后,我一路赌气不愿意搭理他,而他也不明白我到底因为什么又不高兴。

其实,我问了这么多问题,无非是想说“我累了,不想回家做饭了,我们在外面吃吧”,可是,爱人始终没有get到我的意思,使得我们最后都不高兴。

成年人尚且不知道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那更何况是孩子们呢!

除了要看见我们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还要时刻告诉自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很多家长觉得,不管孩子想要什么我们都满足他,这就是对于他的理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的思想非常的简单,想要的东西也并不像我们成年人这么复杂,有的时候,哪怕是一张画着画的纸就可以成为孩子的最爱。所以,我们要试着放下自己对于孩子的偏见,放下自己的观点,去好奇孩子的经历,通过了解他们的经历来找到理解他们的途径,大方的拥抱孩子不开心的情绪和精力,容忍孩子的负面情绪。

心心妈在《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中说,一个成熟的父母必定是个老道的翻译官,能透过孩子表面的行为与语言,精准的翻译出孩子的内在需求。而只有当我们摘掉“眼睛”去看孩子时,才能摒除掉我们的私心和杂念,看到孩子发自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理解的环境当中,会让他学会倾诉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他知道无论何时,只要他愿意,家都是他的避风港,家人也能接纳他的倾诉和失落,让他有地方可以排解掉自己内心的苦闷,更好的去接受社会带给他的挑战。

二、平和的面对真实的自己

前几天,家里孩子刚刚上小学的朋友和我诉苦:工作一天本来就很累了,回家陪孩子写作业更是心力交瘁,孩子班级群里面的家长早早地就可以把朗诵视频完成并上传,自己家的儿子怎么就是不配合,明明自己也很耐心的跟儿子一遍一遍的读,但是一拍视频就是卡壳,折腾到晚上10点多还是完成不了,一气之下大骂了儿子,最后虽然录好视频,但是自己心里却非常的后悔。

正好我在看心心妈的《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于是,我试着和她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因为拍视频没拍好就跟孩子生了这么大的气。作文www.yuananren.com朋友顺着书中的思路反思了一下,惊讶的发现,确实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完成,而自己的孩子不能很快完成,让她觉得自己这个家长很没有能力,觉得比不上别人孩子的家长,再加上工作当中的无力感,让她瞬间就爆发了。

网络的发达除了带给我们生活上的便利,还让我们被更多的评价“绑架”。孩子多学乐器就是对孩子乐感的培养、不哭不闹的孩子才是最乖的孩子、写完作业还要再看书2小时的孩子学习最好......我们在羡慕别人家孩子优秀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能力产生怀疑和不确信,进而影响到我们对于自己的认可。

殊不知,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不同孩子有不同的节奏,我们可以有属于自己的规则和标准。

作为家长,我们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个100分的家长,我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就上岗成为别人的父母,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我们自我学习的过程,既然是学习,那就肯定会有疏漏,我们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强求自己,给自己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而不是从孩子身上获得安全感。

三、正确处理和“队友”的关系

和同事聚在一起闲聊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大家互相抱怨自家的老公,回家往沙发上一坐,好像家里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没关系。同事的老公和她商量生二胎的事情,她问她老公:“孩子尿不湿谁给换?孩子饿了谁给喂?孩子上学谁去接送?”她老公说:“那肯定是你啊!”我同事非常气愤的回应:“你这不是想养孩子,你这就是想多一个人叫你爹!”

但是,研究表明,父亲对于孩子情商、智商的影响非常大,儿童教育中,父亲的陪伴不可或缺。那么,我们如何让家里那位“懒惰地”爱人加入我们育儿的队伍呢,《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给了我们解答。

在成为母亲之前,我们女性同志天生就是细腻和敏感,不像男同志那样粗枝大叶,性别带来的差异让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更是容易产生矛盾。这时候,我们要抛弃自己苛责的态度,不要强求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注意各种细节,我们需要放下“如何做会更好”的执念,将发挥的空间留给爸爸,这样,孩子父亲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也会少了很多压力,从而更喜欢参与家庭生活。

即便是孩子父亲平日里工作再忙,我们也要像“粘合剂”一样,主动地去促进他和孩子的联结、交流。不能因为他忙,就主动地将他排除在儿童教育的事业外,这样,时间一久,孩子父亲更是没有兴趣参与孩子的成长了。

我们照顾孩子的“队友”,除了孩子的父亲,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现在,家长们的工作越来越忙,很多家庭都是公公婆婆帮着照看孩子,时间一久,很多媳妇都容易和公婆产生矛盾,让我们原本琐碎的家庭生活更加鸡飞狗跳。

心心妈在书中提醒我们,公公婆婆帮忙带孩子,其实是我们自己在权衡了各项利弊后的选择,所以,我们应该接受自己的选择。而且,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他们的本心都是对于孩子的喜爱。所以,我们在尝试的接受他们的观念的同时,要学会主动地运用平和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表达出来,不要将不满积压在心里。

对于这件事情,我深有感触。前段时间,公公婆婆过来和我们一起过年,年纪大的人吃东西清淡,而且他们还很喜欢喝粥。可是我从小就不喜欢喝粥,吃饭也是喜欢荤素搭配。一开始,我忍着不说,但是吃完饭以后我总是会找茬跟老公生气。后来有一次,饭桌上面我们说起各自家乡饮食的习惯,我借机将我不爱喝粥的事情说了出来,从那天开始,婆婆做饭专门会给我准备些其他主食。而且,也有意的开始改变他们老一辈人的饮食习惯。

就像心心妈说的,沟通非常的重要。不管是跟孩子还是跟自己的“队友”,我们都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进行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压抑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始终处于委屈的状态,这种状态最终也会影响我们的家庭和谐。

通过有效的沟通,为孩子创造一个父母不缺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生气的家庭氛围,增加孩子对于家庭的归属感和热爱,为孩子创造安全感。

在父母眼里,孩子成长的时间非常短暂,一眨眼间孩子就长大了。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而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更好的做出选择,帮助他更好的开展今后的生活。我们要身体力行的为孩子展示充满安全感的生活是多么的轻松和幸福,在孩子们童年时期的一次次温暖经历叠加后,他的内心将会足够的安定,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让他在今后的生活当中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让他能够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感受到幸福。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去探索一个安全感满满的人生,好吗?

1:《假如我有完美妈妈》读后感1000字

2:《骆驼祥子》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