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北京文学》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自1950年9月创刊至今,《北京文学》已经走过70年的光阴。这份刊物由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刊登包括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诗歌和文化评论等多种优秀作品的综合性文学杂志,深受读者喜爱。
为了尽可能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70年来《北京文学》刊物作品的风貌,杂志社计划出版70周年经典作品系列丛书。编辑们对发表过的作品,进行反复讨论、遴选。同时,向不同时期的编辑部负责人征求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了出版篇目,包括中篇小说卷2册,短篇小说卷1册,报告文学卷1册,散文卷2册,总共4卷6册。
这套丛书收集的作品都是不同时期广受各界读者关注、阅读和传诵的经典名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北京文学》走过的风雨历程,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刊物风貌和作品精华,也基本上代表了刊物作品的最高水平。
《人间逍遥客》是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中篇小说集。这本书收录了余华的《现实一种》、刘恒的《伏羲伏羲》、李佩甫的《无边无际的早晨》、叶广岑的《状元媒》、迟子建的《零作坊》、蒋韵的《心爱的树》等6位作家的6部作品,以及6篇对应的书评。
其中,李佩甫的《无边无际的早晨》原载于1990年第9期的《北京文学》,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李佩甫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编辑、第二编辑室主任,河南省文联、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河南省文联正厅级巡视员等职。
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评论家谢有顺曾评论到,“李佩甫的小说主题词是权力,而比权力更广大的是人心。他的写作,习惯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以都市和乡村、历史与现实互证的方式,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他对人心荒凉之后的权力迷信所带来的苦难,有着尖锐、清醒的认识,正如他精微、冷峻的笔法,总是在追问生命丰富的情状如何才能更加健旺地生长。”
《无边无际的早晨》一文中的主人公叫李治国,一个一出生就没了娘,也没了爹的孤儿。靠着村里人,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长大。作文www.yuananren.com集全村的疼爱,集全村的希望,成人。在官场打拼,每一次升官都与养育他长大的小村落密不可分。每当李志国遇到困境时,他总会不知不觉地奔回乡里。他不知道这股神秘的力量来自哪里。他一路高歌猛进,却也与自己的生养之地不断割裂。
书中将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融入到时代的大背景中,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转折都与时代背景相融合,读者在他的人生故事当中找到时代的脉搏。
如果说李志国是幸运的,那么就是他遇见了全村人的无私、淳朴和善良。村里人没有求过回报,从没有伸手管他要过一次好处,一次也没有。村里人在他遇到困难时,却总是对他包容,容忍他,迁就他,在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
如果说李志国是不幸的,那么就是他身上滋生出的自私、无情和冷漠。他是何时变得自私冷漠呢?也许是三叔打下那一个嘴巴之后。也许是穿上借来的衣服,就不再想还了的时刻。也许是他在公社大院的黑夜里,发现自己非常的孤单,没有人能够帮助他,谁也不能帮助他的时刻。
正是村里人的无私、淳朴、善良,与李治国的自私、无情、冷漠,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村里人不求回报的付出和李治国贪婪的索取,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都让李治国产生了迷茫、无助。这种巨大的戏剧冲突,也撞击着读者的灵魂。
最后,主人公不断地拷问自己:你是谁?生在何处?长在何处?你要到哪里去?文章的落脚点落在这个哲学问题上。主人公并没有给出答案,作者也没有明确的回答,这让读者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个人感悟。
《人间逍遥客》,也许看透了滚滚红尘,才能够真正做到逍遥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