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3000字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

《月亮与六便士》的出现,让这句话反复出现在脑海中。随着故事一步步推进,这句话拥有了更沉重、更复杂的含义。许多人仰着下巴谈论起它:“里面讲得很简单,就是讨论——你要现实还是理想?”还有许多人听他人谈论过,深觉追逐梦想的故事已经是缺乏新意的题材。

因此我怀疑起来,有很多人未必“切实看过”这本书。他们有的听过书名,有的看过内容,但是没有产生与作者相同的震撼、怜悯、惊诧……这些深刻的感同身受。他们对作者朴实的叙事手法感到乏味,又认为该书的题材平平无奇,背地里发出自负的轻蔑之笑。而到了人前,为了附庸风雅,就不得不违心地高谈“此书是本好书”,然而赞美声空虚又平淡,仅谈论两分钟就无话可说了。

这次延续了作者的文笔手法,去呈现与此书相似气质的书评。它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既然它本身就是用平实的语言去塑造那样浓烈的故事,那我也不需要刻意用辞藻去百般堆砌。

我不期望你爱上它,但期望每一个听过它、看过它的人再重新认识它。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作者根据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塑造的人物。但是真正读懂思特里克兰德的人明白,两者完全不同且各自拥有独立的人格。

高更接触过艺术相关的人和事,还收藏过名画,逐渐在朋友和家人眼中,产生艺术创作的欲望。这样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以至于他不得不脱离安稳生活,只为寻求更适合的地方作画,到他死前已有一定成就。

《月亮与六便士》.jpg

思特里克兰德表现得则更强烈、更坚定,并且长期以来不被理解,在生前鲜有人重视他的才华,他更像一个独行者。作者说,思特里克兰德“像被魔鬼控制了”。

他这样一个外表木讷、丝毫看不到艺术气息的人,竟突然抛弃舒适的生活,抛弃家人和工作,流浪到法国去潜心作画。外人看来,思特里克兰德行事是那样突兀,没有一点先兆,激烈得仿佛要发展成一个奇幻故事,于是被拿去与保罗相比,认为他不够真实。但是作者既然以亲历者的角度去叙述,就是为了极尽真实。

或许他之所以被认为不够真实,恰恰是由于很多人从未产生对什么的痴迷,要痴迷到可以从做那件事上获得能量的地步,要痴迷到如果不去做那件事就失去生命力的地步。这个地步的痴迷,才能让你不得不做那件事,才能决绝而迅速地为它抛弃一切外物。

正当读者们预测如此激烈的开头之后会有什么反转时,翘首以盼的落空了,原来就是一个单纯为欲念而战的故事。思特里克兰德离开舒适圈后,像变了个人,他的脾气时好时坏,但是任何时候他都很擅于戳人痛处。他行事与下棋无二,输给他的人他就轻蔑一笑,赢过他的人他会冷嘲热讽。他似乎在灵魂深处挣扎,只有做一些剧烈又直接的事才能缓解那种痛苦。作文www.yuananren.com作者的视角很棒,他觉得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并不平静,尤其是他在巴黎的那段时间。从来没有作者会思考到人有这样的情绪。我判断,从他不闻不问妻儿的态度看出,这种情绪可以排除是由于良心受到谴责。或许是烦躁画作没能淋漓地表达他的心中所想;或许是因为烦闷没有办法专一作画,总要为生计奔波;或许是他终日闷头画画渐渐失去了灵感,只有尖锐地对待别人才能保持激情;或许这只是答复,答复不认可他画作的人们……没有人能肯定地指出一个答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现实太尖锐,逼得他也要这样尖锐地生活,否则他将没有毅力让自己心无杂念地作画。最初,作者对他的印象是“可恶、无情”,后来却慢慢对他怜悯、敬畏。毕竟他内心不是邪恶的,只是在追求心灵自由的道路上,自动忽略了旁人的感受。这可以从他对勃朗什和施特略夫的态度看出来。

面对勃朗什的痴缠,他感到厌烦和无辜。听到勃朗什的死讯,他生气地骂她“精神不健全”。面对施特略夫不求回报的援助,生活的困窘让他不得不接受好意,又不愿一直受人帮助而时常对人家冷嘲热讽。听到施特略夫黯然伤神的消息,他轻蔑地来了句“这个可怜的小胖子”。

思特里克兰德对很多人、很多事都表现得不情愿,唯有作画时才是一个磊落鲜活的人。他流浪到各地,因为可以自由作画,心灵终于得到归宿感。看似是一个得偿所愿的选择,但是焦虑和压迫感常常追撵着他。画画在那个时候对于他而言,该是快乐又痛苦的,直到他来到塔希提。

“我正在擦洗甲板,突然间有一个人对我讲:‘看,那不是吗?’我抬头一望,看到了这个岛的轮廓。我马上就知道这是我终生寻找的地方……”思特里克兰德这样回忆道。

他来塔希提之前,已经度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流浪生活,据和他一起流浪过的人回忆,“他从未说过一句沮丧的话”、“即使他们整天没饭吃,甚至没钱歇宿时,他也依旧活蹦乱跳的,十分精神。”

他就是这么个能尽量抛诸外物、为精神世界而活的人。因此即使到了他认为的人间天堂,还是终日躲在远离人群的丛林里作画,依旧不修边幅,对吃穿依旧不在意。

作者说过,最初看到思特里克兰德的画,画作表达了他是在竭力抒发内心只可意会的东西。而来到塔希提之后创作的画,冲突感淡去了。大概是他在这里得到了平静。蓊郁的芭蕉树、高大的椰子树、肥美的海虾……温柔的景物环抱他,也令他画笔下的世界日渐丰盈。他笔下的树干发着蓝光,草地是奇异的荧光色,远处的房屋笼罩在一片橘色的光晕中,有时河水如同浸入水中的颜料盘,五彩斑斓。他还很喜欢画当地人,人物画得很粗笨,头很大,四肢粗壮,整幅画还呈现出棕色中带点绿的主色调,仿佛画中的世界被什么遮掩了。

这样一个奇幻的塔希提很多人欣赏不来,色彩将它变得太不真实,显得诡谲惊骇。他死后,人们突然从最初无法理解的诡谲里,看到了神秘诱人。很快,思特里克兰德成为闻名的天才画家。

然而结局告诉我们,在思特里克兰德画画的初衷里,闻名于世这个目的显得太浅薄。思特里克兰德死于麻风病,死前完成了他想要的画作——他以家里的墙壁为画布,画下塔希提各种各样的树木,画下赤裸的男男女女。本该是印象中乏味的原始景象,却在他瑰丽的色彩下变得气势磅礴,令看到的人惊恸又敬畏。

他完成画作后,因为疾病导致双目失明,他无法画画了,最常做的事就是用失明的眼睛终日看向壁画。死前又嘱托塔希提的妻子烧掉这座房子,要亲眼看到它烧完。

“虽然上帝的磨盘转得不快,可是却可以磨得非常细。”然而,当作者将思特里克兰德的死讯告知他在英国的家人时,他们如是说。有的人四十岁才开始追随自己痴迷的东西,而有的人一生都没有迈出那一步,虽然活着却像已死,一生奔波疲惫,从来没有感受过自由之风的轻抚,也从来没有感受过胸中炽热滚烫。

有的人不仅不能遇见,还不能理解,他们会痛击那些追寻灵魂舒展的人。如果有那样让你热血澎湃、勇敢无畏的东西,那么自遇见即存在,它是珍贵的,不要被忽视。

真正值得敬佩的不止是思特里克兰德的才华、他对于画画的追求,而是他看到了能让自己保持生命力的东西并且抓住了它,为此他愿意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他艰难而痛苦的一生仿佛就是为了创作出这些巨画而作的准备。我想,在壁画完成的时候,纠缠着他的心魔也就被驱除了,他的灵魂最终得到了平静。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已然达成,死亡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归宿。”——作者毛姆

1:《它们一定是饿了》读后感2000字

2:《不乱:极简管理的艺术》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