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很好看,是讲作者如何在厨师学校学习,以及在一些餐厅工作的经历,其中还夹杂了她在一些餐厅吃饭的经验。这本和之前看过的画云博士的一本书,都让我有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她们很坦诚,不装,把真实的自己呈现出来,也让整本书有了一种特别的风格,总之是一种很有元气的感觉。
看这本书时,还有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就是看它让我知道了《东京大饭店》里面许多更深的文化背景,比如《东京大饭店》里那道保留菜“蛋白酥冰淇淋”,这个形状原来是法餐的经典造型,书里就进行了详细介绍:椭圆的“可内乐”(Quenelle)造型出自里昂地区的经典名菜——由河鱼捣成泥做的“QuenellesdeBrochet”。但在当今的厨房用语里,“可内乐”一词已独立为法式餐饮中椭圆造型(也有人说是橄榄球形)的代名词。在高级餐厅里,可内乐是一种符号,代表大厨的法式训练与经典传承。
还有做清汤时,如何用鸡蛋(在《东京大饭店》里是鹿血)过滤肉汤,在这本书里也有详细介绍。
由于作者的学术背景,许多做法背后的物理化学变化她也能娓娓道来,让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比如在“细火慢炖”这一章里,就详细介绍了炖菜时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特别有意思。
最后“米其林标准”这一章,我也非常喜欢,破除了我对米其林的盲目崇拜。她说:“米其林的星星并不是厨界成功的唯一指标,它象征的是“米其林标准”,这不代表最好吃、最舒服、最赚钱,但一定精准细致、风格独具、水平恒定。”嗯,这是一种外在的标准,对于那些有内在标准的人,可能也不是一定要去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