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读后感600字

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认为:“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

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我们是主动还是被动?,本书让我思考良多。

《等待戈多》.jpg

戈多是谁?上帝?戈多(Godot)-上帝(God)。波卓?剧本的法文手稿中,波卓自称是戈多。象征?死亡、希望、虚无。不管其是谁,本书重点应是“等待”。

共两幕,二和一又出奇的相似,剧情,人物,对话。满篇荒诞无厘头的对话,深感主人翁的无聊。

好像我们每个人都在等待。看着书,脑海描绘出一个画面,在荒地之上,一棵树,两个穿着破烂的人。背景虚无。他们在等待什么?全文没有告诉,主人翁甚至不知道戈多是谁?长什么样?什么时候等?但还是无尽的等待下去。好像他们活着就是为了等待戈多。

而我也在等待,等待成长、恋爱、失败成功。等待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个赞同。你知道会等待来什么吗?不知道却坚持着,因为你只能且必须等待。有时你充满期待,有时你又充满绝望。

等待的时候是否无聊?是否被动?是否绝望?是否知道未来?我想,应该主动等待。陷入一个思维怪圈出不去了。作者大概写出来就是为了让人思考思考思考思考的吧。

《《等待戈多》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灌篮高手套装》读后感600字

2:八佰观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