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衣简史》式写作,不治病即伤人。写作其实是一件极其私人的事情。出版发表在我看来是将自己最隐私的东西暴露在公众面前,这种主动公开的方式就势必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反馈,包括且不限于各式赞美或批评。《灰衣简史》(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从书名不难看出作者寄予颇高的期望,我认为这种希望是超出故事文本层面的某种追求。
什么样的长篇著述能够对得起“简史”二字,这不是轻易就能够定下相关结论。简史之所以冠以“简”说明故事还有很多可追溯的空间,远不止书中所撰某人某事。
药方式写作:不治病即伤人。小说还是非常大胆的创新,起码我此前未能遇见同类型的著作结构,算是一种独到的卖点。但这种被放大的特点营销出来后,反而成为累赘。所有的图文、视频等类的内容均有一种亘古不变的真理,不能在一开始的时候抓住受众的“胃口”,最后也只能落得个惨淡收场。
因为是首次接触作者的东西,起初以为是一部历史小说,拿到书以后发现是一个彻底的现代题材故事。不得不说,编者和作者在市场研究方面还是花了些功夫,能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一条就已经成功大半。
药方式写作或许并非独创,但在我所阅读的书籍中确是为数不多的一种形式。谁是灰衣。这是我欲追索的第一个问题。作家李宏伟倒也直接,开篇就像开药方一样,他自己也明白需要有个背景介绍,否则简史从何而来。既然能为史,必然是有一定的深意。
开章为外篇,主要有名称、主要构成、性状、适应症、规格、方法、不良方法、禁忌、注意事项、副作用等内容组成,俨然一个药品使用说明书。在这里可以找到何谓灰衣人,用李宏伟的说法是“灰是他的标志,在黑白之间,非黑非白,可黑可白”。全书大概用了28个页码来铺垫,大致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呈现一个属于自己构造的假象人物和故事空间。
如果没有一些哲学基础,这样的书读起来是比较费劲的。这是我最直接的感受,也源于对作者的陌生,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一些哲学基础是写不出这般文本。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或者说是凡夫俗子,面对这样的故事着实是有些为难。为什么呢,因为乍一看是很高深莫测的哲学文字,我且肤浅的以为,这是一种纠结关系,而不是一种辩证关系。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灰色空间,即便是再圆滑的人也不过如此。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也就是说灰色是不存在的一个空间,灰衣人更是一种假设,这样隔阂就加深了,更何况是文字的阐述,还需要脑海补充一些画面予以配合性解读,这就给大多数人形成一种阻碍,明显是人故意为之。
反过来我们看作者在名称中的阐述,“欲望说明书或影子宪章”。这足矣标明,作者其实也没有拿定主意,他在纠结,一开始就注定是缺乏主见,十几万字的著述莫非就成了一个假想主义,并不能给人带来所谓的确定主义。也或者说,他有想追寻的东西但不能做出选择,在两个答案里摇摆。
外篇基本就在各种发散性解读中试着向读者传递作者塑造的使用说明,但他的野心也夹在其中,想要打开读者的一万种可能。这恰恰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既想让人手持“说明书”参与治疗,又想借机树立起一个影子的宪章。这种内心活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互制衡。不治病即伤人,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凡俗之人在外篇能获得信息传递与说明书相差太远,所以影子宪章应该更贴近实际。逐词逐句留下的多是各种未接的谜团,这与治病救人相悖。
内篇才是整个故事展开的地方。用来交易的影子,在讲述中似乎是在切割自己的身体,这能轻易地将人带入到一个暗空间或是恐怖世界。有哪个所谓的导演会为了什么而切割五官或身体的某个部位,这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作文www.yuananren.com那么这多半就是虚构出来的夸张之举。
一件事情的推进,它不像侦探小说或科幻小说那样有比较快的节奏,诸多心理活动的描写甚至是展开的思辨过程反而令人费解。这到底是小说还是私人文本的一种侵袭,不敢想象。一直到全书三分之一结束,才有了相对比较清晰的脉络。
李宏伟确实比较独特和大胆!若是一般人,估计在阅读上遇到些许障碍或就此放下或敷衍翻阅。读书是为了能够短暂地从书中获取一些东西,现在的生活习惯早已非同往日,没有大块时间留给我们仔细思索求证,一本书对我们时间的过度消耗是轻易不能被允许的。李宏伟的操作方式其实也是在筛选,用一种抛出问题的方式让读者去求得答案,每个人的解法不一样,所见到的说明书也不一样,每个人所理解的宪章也不尽相同,那么他想匹配的是一群能够与他通过文字对话交流的对象,还得具备一定的知识根基。
现实生活其实是一本最丰富和实用的哲学书,只是当下快节奏无法令我们停下脚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从书籍中获得虚构世界的慰藉应为小众思维。作者:李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