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对于张磊的认知,除了高瓴资本在国内的一系列成功的投资,一些金融和财经新闻报道,就是年初看的《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也是他为导视史文森翻译的中文版耶鲁基金投资指南,很多实际操盘上的内容印象深刻。
这本书看完怎么说呢,有点“我牛逼,我说啥都对”的味道,风投的投资理念和操盘方法与普通投资者截然不同,很难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真正有实际用途的东西,只能看他们投资的背后的投资理念,或者说就是初心。看他们选的行业、企业,按流行的说法是赛道,对于整个方向的判断上,风投和私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名人出书,总归是想表达一些对于市场普遍存在的理念有些不一样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衬托出自身的与众不同与成功。
其实我更喜欢看别人的失败总结,并不是见不得别人好,而是成功的概率比失败的概率小太多了,失败是常态,成功只是少数,看别人的失败才能避免自己踩同样的坑。
第一篇是成长之路,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与重要的关键节点,从人大到耶鲁,所谓的屌丝进阶之路,描述当时国内外创新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当时的风险与机会,再到创办高瓴资本。对于高瓴资本的合伙人标准觉得有趣,人品+学习力+能吃苦,这样的人其实现在都有不少,为何最终成功的人寥寥无几?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比拼的是机会和抓住机会的缘分。这样的人在现在的社会里,还有哪些机会?我也很想知道。
Thinkbig,Thinklong.是高瓴聚焦中国重仓中国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犹如现在的我们,既要拿着望远镜寻找长远的目标和方向,又要拿着显微镜在一片红海中寻找具体的机会。我认同中国的投资机会和发展前景,我也相信成功之路并不会简单轻松。
我总觉得,在高瓴现在的时机发布自己的投资理念,与高毅资本的邱国鹭不停写书宣扬自己的投资理念一样高调。投资是非常长远的事情,在半路途中就宣扬自己的理念和成功,总感觉有点不太符合中国人“闷声发财”的传统。
第二篇和第三篇其实就是老调重弹,对价值投资既往理解基础上的升级,本质没有什么变化。每个投资者或者投资流派都有各自的投资原则和操作标准,没有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因为每个投资者对于投资的最终目标不同,虽然都是赚钱,并不是谁都想着要把一条鱼从鱼头吃到鱼尾。不是说谁赚钱谁牛逼,也不是谁格局大眼光远谁就说了算。
股海沉浮了5年,也算是半个价投,但其实也是被市场教育成了价投,我不鼓吹价投。价投是有点悖论的东西,并不是每次价投都能稳稳赚钱,而不赚钱的又不能叫做价投。是不是价值投资只能是事后诸葛亮的总结,对于过程中的事情是不能下定义的。能难讲清楚或者想清楚到底价投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回归到投资的最底层逻辑,只能改进我们当下的投资误区,逻辑的对错又需要市场通过时间来验证,市场又是由大多数的参与者来决定,作文www.yuananren.com参与者又是非理性的,所以到底价投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价投,这是我对于价投越了解越矛盾的地方。
高瓴也有很多失败的投资,书中并没有写出来,也许不是价投想要的结果,也许是还没有到下定义的时候吧。大佬们在成功之后,或者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之后总喜欢把自己的行为标榜成社会层面的东西,对于行业也好对于企业也好,本身都是相辅相成的东西没必要拔得很高。投资嘛,我觉得应该简单点,赚该赚的钱,亏该亏的钱,要么赚到钱,要么学到经验之后把亏掉的钱赚回来,就这么简单。
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干货也很多,尤其在投资思维方面,主观层面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大多数智商和知识没有超过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普通投资者去思考和揣摩的,比如理性的好奇,理性的坦诚,理性的独立。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回头看看自己出发时候的初心,很多时候就不会觉得自己的结果比预期偏离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