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真的存在吗?”这是个困扰我许多年的问题。四五岁时,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我便被丢给了奶奶大。像每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一样,我极不配合吃饭、睡觉。奶奶自然有她的绝招,那就是恐怖故事,而这些恐怖故事里总有各种各样的妖怪。这些妖怪在小孩不乖乖吃饭睡觉的时候就会跳出来,所以,我只能乖乖地吃饭睡觉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总经不住想,妖怪真的存在吗?若并不存在,又为何会有这些故事,又是谁创造了这些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疫情后冷清的书店购买了一本厚厚的《中国妖怪故事》,若不是看封面,我八成会以为这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诗鉴赏》。
本着一探究竟的精神,我决定在这本书里好好找找妖怪存在的证据。书看了大半,许多妖怪故事不得不让人存疑。譬如“变婆”的故事,书中说,变婆是有些人死后不腐不烂,后又破土而出,表面与正常人没有差别,但是将她扔到荒郊野外后就会变成怪物。
这让我想起幼时奶奶给我讲的那些妖怪故事,都是用来吓小孩的。换言之,既然是故事,就有编故事的目的。故事中的变婆明明回家后可以如正常人一样料理家务,甚至年轻的变婆还可以给孩子喂奶,但是人们却坚信她一定会变成怪物,所以将她抛弃便显得理所应当。故事的结尾,猎户打死一只猛虎,发现猛虎前爪有一只重达八两的银镯,确定猛虎就是变婆所化,就是为了说明这种观点的可信度。
而古代人为什么要创造这种故事呢?自然不是为了哄小孩。这就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了,古代生产力低下,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为了生存下去,贫苦之家迫于无奈,抛弃家人便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而这显然与礼法不符,为了合理化这种不能为礼教所容的行为,封建迷信故事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指责古人的迷信和残忍,毕竟古代生存条件的恶劣并非我们所能想象的,可以说,天灾人祸时有发生。而这些妖怪故事里,也不全是古人为了掩盖自己一些行径而创作的。也有不少的故事,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水素女”就是,这个故事,我总觉得我小的时候听过类似的,而且听过好几个版本了。故事的大概便是,有一善良勤劳的小伙,因为家中一贫如洗迟迟无法娶妻。他的品行端正,被天帝所知。天帝便派下美丽的白水素女,日日为他洗衣做饭。后被小伙识破后,白水素女留下宝物田螺壳给小伙,并告知,用田螺壳储存粮食,能使米生息不尽。结局自然十分圆满,小伙多番努力下,日子越来越红火,成功娶妻生子,还当上了县令。他为了感恩,为素女立了一座庙。
是不是很像我们小时候听过的田螺姑娘的故事,我相信白水素女的故事就是田螺姑娘故事的鼻祖。这又不得不提古代的生活环境了,古代的贫富差距其实是很大的,这种差异是制度本身所造成的。而这种环境下,有许多贫苦人家的青年男子往往娶不到妻子,孤苦一生的大有人在。
人们都希望境遇不佳、品行高洁的人能够有好的结局,他们将自己的美好祝愿放入这些妖怪故事中,亦是聊以自慰。此外,书中还有些非常“纯粹”的故事,之所以说它们纯粹,大抵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它们除吓人之外的别的用途了。我零零碎碎地看了大半,总共也不错才看了300多篇,而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一千零八十种妖怪,是目前为止国内收录妖怪最多、最全、篇幅最长、条理最清晰的妖怪研究专著。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张云,他自号“搜神馆主”,嗜妖如命,又胆小怕鬼。这点倒是和我挺像的,我就非常喜欢看恐怖故事,又怕得要死。这本书是张云耗时十几年,从浩瀚的中国历代典籍中搜集、整理而得,共分为妖、精、鬼、怪四大部。算是对在大主流面前并不怎么讨喜的妖怪文学的一种复兴了,毕竟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妖怪文学方面可谓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相信翻开这本书,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毕竟唯有在故事中,才能觅得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