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500字

蒋方舟在圆桌派中分享了一个观点:“如果不读书,一个人的价值观只能由身边的亲朋好友决定。”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的是一样的道理。

这本书在大洋彼岸创作了一个奇迹——作为处女作,一上市就登顶纽约时报,畅销了80周。主要是因为作者的经历太过于励志传奇。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作为一个出生在爱达荷州山区17岁前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女孩,凭自学考入杨百翰大学,并且取得剑桥大学哲学学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而这本书就是作者的自传性回忆小说。

不过,我读过之后认为这绝不是一个成功励志故事,里面没有任何走上人生巅峰的自夸和得意。这是一个女孩通过教育与自己糟糕的原生家庭割席,与过去的自己忍痛告别的成长故事。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jpg

这本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介绍塔拉读书之前的生活:她出生在山区,有5个哥哥姐姐,爸爸是一名极端保守的摩门教徒。作为家庭的主事人,他神经兮兮地把所有社会公共机构视为政府策反信徒的阴谋,坚信世界末日将至,带着全家储存食物和枪支,不允许孩子们入学、去医院,甚至家里人几次骨折烧伤性命垂危也绝不拨通急救电话。妈妈用药草研制精油给家里人治病,帮别人接生。

小时候塔拉生活无忧无虑,等到她渐渐长大,接触到其他同龄人,才发觉自己的格格不入。她要到爸爸的废料厂帮工,非常危险也特别累;在家里还要忍受哥哥肖恩动不动拳脚相加,头塞马桶的虐待。而妈妈对这一切熟视无睹。

后来,去外面读书的哥哥告诉塔拉,只有读大学才能离开家里。塔拉便开始自学,考入了杨百翰大学。这样就来到了故事的后半部分。

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人可能以为一切都会变好,她马上就会得到解救了。但实际上折磨才真正开始。

首先,她因为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和所有人格格不入,所以没有朋友;接着,她因为拒绝给爸爸的废料厂帮工,失去了家里的经济支持,没有钱;最后,在她终于努力克服社交障碍,通过申请助学金和打工赚来学费后,又差点失去所有亲人。

随着接受教育,塔拉逐渐明白自己家庭是多么离谱得令人震惊!

外面的世界人们接受教育,回到家里爸爸告诉他应该去废料厂打杂;外面的世界大家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回到家里哥哥告诉她穿短袖化妆是妓女;作文www.yuananren.com外面的世界报道有人因为走私枪支被击毙,回到家里爸爸坚持说有人死了是因为政府会开枪打死所有不去学校的小孩;外面的世界可以起诉家庭暴力,回到家里妈妈亲眼看着哥哥用刀子划破自己的脖子,差点杀了自己,爸爸却逼自己向哥哥认错;在外面塔拉是个正常的姑娘,在家里,所有人当她邪灵附体要给她驱魔......

当然故事的最后,塔拉知道自己已经被改变,家里人却无法被改变,所以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装作若无其事的生活在一起。她选择保持遥远的距离。

这绝不是一个励志故事,而是一个和家人剥离,和过去自我剥离的惨烈成长故事。故事的后半部分都在讲述塔拉如何在完全分裂的学校、家庭两个世界中间痛苦挣扎,再反反复复的与家里人谈判、被打击、退缩,身心几乎崩溃。

读书给塔拉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剑桥大学博士的学位,而是完全改变了她对世界和自己的认知。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她没有读书接受教育,现在过得是什么生活?就像妈妈那样,嫁人、劳作、生一群孩子、接受家里人所有负面的影响并且把一切延续到下一代。

这让我想到龙应台对安德烈说过,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希望你选择的工作能带给你成就感尊严,快乐。

我们没有一个摩门教的爸爸,也不住在大山里在家识字学数学,但我们依旧被身边有话语权的人的偏见、狭隘的观点包围着。如果不接收其他信息来源,我们就无从分辨,会照单全收。甚至没有真正体验过世界是什么样子,才更谈不上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才华。

这本书英文原名Educated,直译过来就是“教育”,讲的是读书、知识可以打破束缚我们的观念,认识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无声告白》读后感800字

2:《美的复兴》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