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蛙》读后感800字

听取蛙声一片,听取娃声一片,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我依然记得小学时,弟弟妹妹已经到上学年纪,却没有户口。计划生育再严格,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风声一来,多少户人家拖着小的,躲在乡下。最惨的,便是排在中间的小孩。带着一群弟弟妹妹,衣服都不用收拾,便躲在小叔家的工厂里。似乎,躲计生办的检查,成了家喻户晓的秘密。小孩子们会分享着前几日躲藏地点,躲缝纫机下的,有钱人家躲乡下别墅的。那时候不懂,只是知道超生要罚钱的,我们家没钱。这也是我妈念叨出来的。

《蛙》.jpg

农村里的妇女信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我妈入乡那么多年,就只随了这个俗。对面楼一双职工夫妻,只有两个女儿,每当提起这点,总理直气壮,双职工都偷生了,儿子都没一个,似乎自己无罪还比别人福气大。

所以,在潮汕,计划生育的推行并不理想,正如故事中姑姑待的小村一样。只是,我们是躲,而他们是抗。

年老的姑姑借泥娃娃来赎罪,她的一双手,延续过老百姓的香火,也“掐死”过生命成长的苗头。蛙叫声是讨债。浩浩荡荡的计划生育,简单且粗暴。

“代孕中心”偷偷摸摸产生,明搞牛蛙,实育娃。“蛙”与“娃”,“娃”与“蛙”,多么讽刺的谐音。那个在计划生育下逃存下来的早产儿陈眉,成为了代孕妈。好像冥冥之中,注定此生需要历经劫难,才能付清存活人间的代价。

故事落幕了。一场浩浩荡荡的计划生育史,以戏剧为尾。对于没经历过计划生育的读者来说,如过眼云烟,疼痛也只不过隔靴,疼不到骨子里。作文www.yuananren.com而我,躲着躲着,长大了。听着老一辈零碎的故事,被人举报,强行结扎,家家户户背后指点,这一场历史,真实存在。记得看过一句话,大意是,富人家的孩子,是投资品,需要消耗大量的投入。穷人家的孩子,是财产,小小年纪开始找活干,便可以快速为父母带来收入。男孩子是香火的延续,女孩子是干活的命。一场政策与观念的战争,打了这么多年。

时至今日,政策已不同。我妈曾说她老家已经鼓励多生孩子有奖励,因为一场洪水带走了太多的生命。到后来女儿们工作跟我说“男孩与女孩都一样”时,我觉得甚讽刺。不知道,生命要经历多少矛盾的观念才能得到关怀。

超生家庭的,在计划生育放松的年代里,“黑孩子”们上了户口,一个小孩罚了一千块,我家被罚了好几千,我依然记得爸妈拿着新户口本回来那股高兴劲儿。生命的到来,是多么不容易。作者:零程

1:《简约至上》读后感600字

2:《窗外》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