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读后感3000字

《历史的真相》是一本美国史学史,却又远不止于此。

英雄主义的科学范型,萌发于科学革命,在十八世纪初叶因牛顿《原理》的影响而巩固。而十八世纪欧洲与殖民地城市出现的新兴市民社会也有助于科学的兴旺。所谓的“科学”,讲求以谨慎而可重复的研究过程来发现正确的自然知识,讲求证据和理论,它的实验方法可以被其他实验者重复,而且它可证实或证伪。科学成为人们心中客观中立而又超然的理性巨人。启蒙思想家以科学为武器,去夺取本在神职人员手中的知识领域。自然科学、历史学、诠释学组合成为一个自由进步的堡垒,反对向后看的历史势力。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历史学成为一门专业。此时,时间被认为是绝对的、实在的、普遍存在的实体。历史学也被解释为时间推展的俗世故事。此时的历史学强调耐心搜集资料与毫不留情地追究资料出处,这构成了西方世界科学化历史研究的第二个关键要素。基督教的时间转变为俗世化时间,旧的悲观主义消失了,改良与进步的故事被积极进取的人们充满自信地写出来。黑格尔与孔德等人的现代史理论,为历史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知识依据。专业历史学者以普遍的科学与进步为名,建立起自己的绝对主义,着手把全世界纳入他们的解释图式之内。马克思、韦伯、涂尔干三人的理论催生了日后长期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视角,历史学被要求说明促使现代世界现代化的力量从何而来。

《历史的真相》.jpg

以上这些新观念在美国的民族传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初期的美国需要自行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情操。于是,《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里的诸多信念,成为美国的民族主义在用来粘合各个成分的胶水,虽然要把这份宣言说成美国殖民经历的必然结局其实很不容易。天赋人权说为压制印第安人提供了证据,美国征服墨西哥的扩张也被欣然接受为“天定命运”。到了二十世纪,美国经济大规模改组的新威胁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都使人怀疑美国革命的传统。

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等人对人与社会的批判性探索,也动摇了启蒙运动带来的人类掌控宇宙的自信。大量涌入的移民使得美国式理想与种族偏见之间的矛盾浮现。二十世纪的进步派开始讲述美国建国初期利益团体的冲突,却始终相信物质改善带来进步的美国史学传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年轻学者佩里·米勒决定还清教徒一个公道。他的研究方法影响到二战后数十年的美国历史研究。五六十年代的教育普及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新移民的后代,并且有黑种人和女性。他们的出现拆除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藩篱。社会史研究成为主要的研究领域。这帮新生代开始将目光投向历史中的凡人。他们使用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理论与模型去追踪研究人的行为模式,从而揭露出一批关于美国往事的新叙事。这些重建的“另一些美国人”的故事,与原来那个以经济驱动力展开来讲述的故事不相契合。

而从1960年代以来,居优势的相对主义被推翻。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目标遭到怀疑。科学性的本原既然遭到怀疑,那么历史学与科学的联盟进而与真理的联系就成了重大问题。本书的作者认为,需要坚持一种多元而复杂的理解,使人们建立起与过去的各种联系,借以阐释现在的疑难,启发未来的潜能。既鼓励对传统观点持怀疑态度,也相信历史的真实存在与可知性,虽然人撰写的历史总会带有某种程度的偏袒。历史是没有定论的。人们需要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断重估他们把自己界定为一个民族国家时所依据的理由。

运用英雄主义的科学范型、进步主义与现代性理念,通过书写历史造就一个国族;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本来的故事书写受到怀疑;社会史兴起,相对主义对历史真实性与客观性进行冲击——这一切,何止是在美国发生而已?

当西方学术在清末进入中国的视野,中国便进入了美国般的史学书写历程中。这本书,似乎也可以当做中国近现代史学史来读。作文www.yuananren.com对科学的客观性的迷信,对进步主义的坚信,对书写一个国族理念的坚持。这不仅仅发生在美国而已。中国近现代的史学书写,仿佛是一个微缩版的美国史学史。科学、进步的观念以及启蒙运动中的其他观念在短短的时期内涌入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学人仿佛饥饿得太久的人,在大口吞咽西方数个世纪以来的文化成果。时至今日,中国人接受的教育,依然在宣称着科学的铁面无私以及历史进步论的不可质疑。

所谓“中华民族”的构建也与当年美国构建自己的国族的过程相当类似:将黄帝追溯为中国人共同的祖先,通过讲述一个统一的历史故事来铸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至今,“中华民族”这个词的历史也不过一百余年,却已经成为十几亿人的共同信念。当然,其中也还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正如美国宏大的历史叙事中,起初并没有给女性、非白人新教徒以外的种族和宗教留下位置一样,汉人的历史叙事传统里也没有给少数民族留下太多的位置。

中华民国成立时宣称的“五族共和”里,就没有提到西南地区诸多的少数民族。又如美国初期的史学家为了构建出一个美国而刻意忽略或隐瞒某些史实那样,“中华民族”在构建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忽略或隐瞒某些史实。正如当下的历史教材上会讳称岳飞等人为民族英雄——既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去抗击少数民族的人又怎么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呢?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的残忍杀戮被忽略不提,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残酷镇压也按下不表。“我国各族人民大杂居,小聚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在我们的中学教育里,这句描述将反复出现在考试的题目里,进而刻进人们的深层思想里。

当看到书中记述美国后来的史学研究者开始去驱散开国先贤身上的神圣光环时,我仿佛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史学家对于革命年代的重新思考以及重新定义。当书中讲到一批少数族裔以及女性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进而带来多元主义的许多新思潮的时候,我也从中读出了这个故事在太平洋对岸的中国的相似版本。

我们似乎要对建国初期书写美国历史的刻意隐瞒某些历史事实的历史学家们表示不满。但是,我们能否否认那时候如此书写国史的必要性?是否“真实”一定比什么都重要?但在那个散乱的美国,一部将人们凝聚起来的历史难道没有必要吗?在国难当头的中国,激起人们的民族主义情感,去抵抗外侮,难道不重要吗?既然历史的书写必然会受到撰写者的主观因素影响,那么。为什么不能坦然接受,那些隐瞒也是一种告知后人历史真相的存在?

何况,随着教育的发展,知识和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应,人们越来越不容易被蒙蔽。一小部分人开始走出他们一直以来被告知的“真相”,进而去寻找被掩埋的部分。此时,挖掘出那些被掩埋的历史并不是在掘倒美国的统一的根基,相反,它是在使这个国家弥合——去除开国先贤身上的神圣光环,还原历史上存在过的普通人的痕迹,这一切,都在抚慰着当下的人。他们被告知,历史上已有前例,因而他们的处境并不孤立。前人已经面临过类似的问题,于是他们不必过于担忧。美国要想成为真正的合众国,就必须直视当下多族裔的现实以及他们要求自己历史书写的要求。而中国,要想真正把少数民族纳入中华民族,也还是任重而道远。并不是说,给予对方优惠的民族政策和经济援助,就能将双方的距离弥合了。也不是说,在课本里宣称民族团结,就真的能实现或者让人相信民族团结了。人们需要正视历史与现实他们要认清自己的历史,才能找准在当下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历史上交往的经验应该成为当下行动的有益教诲。

1:《未完成的夏天》读后感800字

2:《风声》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