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读后感1000字

杰罗姆•瓦格纳是当今九型人格界的四大旗手之一。1971年他接触到九型人格,此后一直致力于将这一体系学术化、规范化。作为美国罗耀拉大学的心理学系和神学系教授,他开风气之先,撰写了有关九型人格的学术论文,由此将九型人格正式引入学术殿堂。他基于多年研究,提出了一个标准化的评价表单,即《瓦格纳九型人格类型量表》(WEPPS),大大提高了九型人格评测体系的精度和效用。

作为杰罗姆曾经的共学者和多年好友,对于他的经典著作如今得以登陆中国,我倍感欣慰,愿更多朋友能领略到他关于人格类型的创见和洞察力。这里,我想重点阐述一下本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含着杰罗姆整合现有理论概念的一种重大努力,即“范式”。

《九型人格》.jpg

“范式”是一个科学概念,源自20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现象级畅销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书中指出,科学界的大多数研究者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持有一套统一的假设或理念,即范式。科学进步的历史,便是范式不断转换的过程。比如古人多信奉地心说,这就是一种范式。进入近代,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地心说无法解释很多新问题,于是转向了新的范式,即日心说。科学由此前进一大步。《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后,在西方学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范式”这个词也随之传播到了其他领域。

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范式”与“模式”的含义有相通之处。不过细究起来,我们会发现,范式更强调对于本质规律、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具有基础性、稳定性和一贯性;而模式的流动性更强,往往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调整,或者开创出新的模式。

杰罗姆在本书中,首次将“范式”与九型人格联系起来,将每一种人格类型称为一种范式。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综合影响,逐002九型人格:作文www.yuananren.com经典版渐形成了九种不同的应对世界的方式,即范式,它们植根于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情绪和行为特质。九种范式并没有好坏之分,或者说,它们都有积极面和消极面,我们需要做的是强化积极面,弱化消极面。而且,在特定条件下,某种范式会按照特定路径,向着其他范式转换。杰罗姆以有条不紊的笔触,勾画出九种范式的形成、强化和转换过程,带领读者洞察人格类型的真谛。

这本书能顺利出版,我的几位同道李博文、高源、裴宇晶、耿涛功不可没。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热心承担起译稿审校的工作,字斟句酌修订译文,不厌其烦推敲译名。尤其是“范式”一词的敲定,便来源于他们与我在线上线下的多次讨论。最终,在一次有编辑老师与会的线上讨论会上,大家经过激烈争论,终于达成共识,确定了最佳译名。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大大提高了本书的专业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对此,我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衷心希望,读者朋友可以借助本书提供的视角和工具,更清晰地判断出自己的性格类型,了解这种类型如何影响自己对自身和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并且有足够的勇气突破它所设立的限制。

《《九型人格》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把自己折腾成想要的样子》读后感600字

2:《目光》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