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读后感600字

一部文学、哲学、心理学的三合一伟大巨著。《罪与罚》与其说是小说,其实更像是一部西欧式的话剧,全书内容以多场对白、大量台词组成。

我想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定受过莎士比亚的影响,但跟莎剧不同的是:莎剧中的角色更多的是脸谱化的存在,爱就是爱恨就是恨,没有过多的性格,更像是被作者贴了一个标签,而陀氏所创造的角色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拥有着人性中的一切复杂性、矛盾感、和自己的哲思(尼采的超人哲学可以在小说里找到雏形),甚至多重人格,人格中又包含着爱恨交织善恶共存的矛盾情感,大量的人物心理台词使角色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之前在评论《金阁寺》中说过:矛盾是艺术的最高形态。

《罪与罚》.jpg

人性的本质就是矛盾,所以三岛由纪夫是刻画人性的天才,而很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是这样的天才),所以读者可以将自己代入进角色,甚至可以凭借小说中的“自言自语”来跟角色进行对话。这跟陀氏本人就有精神疾病,很喜欢剖析自我有一定关系(佛洛伊德也受过陀氏作品影响)。不仅如此,陀氏的经历是他创作灵感的极大源泉,他生活在19世纪的俄国,所以他的作品一定绕不开俄国从农奴制度崩溃到资本主义兴起这个历史话题。时代是小说中十分重要的背景;底层是故事中不可忽视的元素。

我想,《罪与罚》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犯罪心理剖析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还有着从宏观上看的“时代悲剧”这一双关含义。

还有一点就是:宗教。陀氏本身就是一个教徒,而导致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决定自首的人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索尼娅,索尼娅身为一名挂着黄色执照的妓女,她显然是不纯洁的,但却最终走向了圣洁,这个角色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耶稣基督,是让拉斯柯尼科夫走向救赎之人。最终拉斯柯尼科夫在监狱里也开始信教,这是他跳出自己的超人哲学理论,开始用心感受生活的一个体现。我觉得教会如果拿《罪与罚》来宣传宗教,那应该会比《圣经》还效果拔群。

1: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300字400字

2:《八百万种死法》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