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个永恒的话题。
它会使一切瓜都水落石出,搞不好还会给你附带一个果盘,我不吃瓜,因为我有时连觉都睡不好。所以很早之前,我就在纠结是早睡早起好,还是晚睡晚起好。
但我发现我错了,过多的纠结根本没用。研究显示,一般年轻人都喜欢晚睡晚起,且大多数都在23点之后入睡。我也不例外,除了少数奋斗的时间里“被迫”早起,大多数时候都是晚睡晚起,典型的猫头鹰型人格。就像下面的人群一样。
近几年,我也一直在尝试向“云雀型”转变,但始终没能成功。我仔细分析了下,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没动力。有句特鸡汤的话:早上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很可惜,我发现自己特俗,似是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根本找不到起床的原动力。
有什么需要我主观上6点起来做的呢?看书、学习、还是打游戏、看电影?都没有!
冬天的早上躺着是最舒服的。而且我还有个坏习惯,就是闹钟响了再睡,睡了再响,持续2-3次,因为我感觉这种“闹后再睡”的舒服程度简直还要放大一百倍。所以,我很佩服那些经常早起的家伙。比如,大学时代的舍长,他每天基本6点左右就起床,然后一个人安静地坐在电脑桌前,倒腾来倒腾去,也不知在忙啥。
人是舒适性动物,绝大多数人不会与自己的天性对抗,就像早起这件事一样,尽管有时候更加利己。晚睡晚起者在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上不如早睡早起者好,后者也更有可能在决定及时享乐还是延迟满足时保持理性,从而在更大概率上成为自由、朝气蓬勃的人。
关于这一点,周末晚睡晚起的群体,体会尤甚。你会发现一天的时间很短,几乎做不了什么。更进一步地,当你感叹时间越来越快,也说明你开始老了。作文www.yuananren.com因为一般成年人要比儿童感觉到时间过得快,年纪越大,会感觉时间过得越快,这种感知速度在60岁将达到顶峰。简单地说,若是人心有所系,与外界互动明显,比如沉浸在学习中、工作中、游戏中无法自拔,时间也会变得更快,这也是心流的意义。当一个人开始工作后,生活基本都是日复一日的机械生活,起床上班、下班回家、洗漱睡觉,然后第2天再起床,再上班下班。
每天这种同样的程序在我们的大脑里根本什么都留不下,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能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因此形成了对时间的主观感受:时间变短了。
那么,如何让时间变长?一个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不断变动的生活方式的人,在回顾往事的时候,比那些按部就班平淡生活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时间的延长。
科技的发展提高了效率,减轻了我们在时间上的负担。但是省下的时间并没有让我们感觉时间变多了,相反,我们都在哭诉“没有时间”,其原因就在于科技让我们一天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所以省出来的空闲时间,又再次被新的工作和约会所填满。
如果,能把新的工作和约会玩得飞起,突破舒适区,丰富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许就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长度了。私以为,这也许就是早起的意义。这种意义,就像一个少年,只有当他获得了好成绩,他才能明白只有好好学习,考试才能有好成绩,遗憾的是,多数人都没有取得过“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