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期间我去姐姐家里玩,无意间看到一本书叫《鲁迅精选集》我也只是无聊的随意的瞟了几眼,哪知这几眼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看的入了迷,仿佛我穿越到了鲁迅所处的那个封建社会年代,看到他正在用那只被敌人喻为“沾着毒汁的笔”在黑暗里伏在桌子上抨击那些活着却死不了的人。
在《呐喊》的自序中,鲁迅先生道出了他当年,弃医从文的缘由:有一回,我竟在画面忽然见我不违到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左右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也就是说,鲁迅先生认为比起治愈国民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则是提倡文艺运动。
在“积极”和“消极”之间,鲁迅给人的印象是复杂的。其实对他这样的人,本不能用“积极”和“消极”的概念来描述。因为他一方面入世,但又用绝望的目光打量一切,最后又选择了对绝望下的挣扎,所以他的世界处处呈现了一种悖论。当人们走出营垒,向着黑暗进发的时候,他却躲在树后,因为他相信前行的人大多会倒下去。可是,一旦与敌人短兵相接,他又会不依不饶,痛打着别人。
然而鲁迅始终是一位直面现实的勇士,即使他内心已经感到绝望,却仍然站起来进行绝望中的反抗。
鲁迅的文本,有着同样的魅力,而且在以一种幽灵的哲学史的笔触。将古老的汉字文学与现代人的精神空间拉近,我相信,鲁夫子与我的精神世界也正在慢慢接近。我也会与鲁夫子的精神世界慢慢接近。我也会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作者:周晴晴
《鲁迅精选集读后感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