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故里》读后感1000字

曾是“小镇青年”出身的作者,凭努力与时运成为法国当代著名知识分子,借父亲病逝之故,时隔三十年重回出生地兰斯,追溯个人种种社会标签何以来、如何变。篇幅虽短,但生活性和学理性夹杂的文字,涉及作者对社会阶层、政治选择、性向平等、教育体制等社会性议题的深刻审视,贯穿作者反复横跳于回忆与现实之间的“自我对话”之中。在这场极为内在又带有“与昨日之我战”意味的心灵之旅中,作者通过梳理不同社会环境下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抒发了人的“个人选择”在社会裁决前的无力感,“归根到底,我所厌恶的,不是完成这个动作的人,而是这个可以催生如此行为的社会背景”。

《回归故里》.jpg

当代社会根据分工需要,在每一结构单位中皆赋予个体以某一角色,各人按权力者所制定的规则立言立行,以维系整体结构的正常运转。如在剧场这一特定空间下,导演、编剧控场,观众看戏,演员按剧本演戏,各归其位、各得其所。然能动的人终归不是提线木偶,“即兴创造”的自我意识与来自舞台场域“按剧本演出”的压力相颉颃,演员亦可选择跳出剧本临场发挥,使得台面走势充满各种可能性。

从此角度看,作者算不上一位在生活舞台上“按剧本演出”的“好演员”,而常常扮演挑战秩序和跨越边界的“越轨者”角色,这固然与其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他思想的常态,是处于对各色“身份标签”接受与挣脱的纠结中:注重对“日常生活自我呈现”的体察,显示其作为一名社会学家思考的反身性色彩,但又对同时代社会学家的虚伪治学取向和精英优越感多加讽刺;作文www.yuananren.com有着为当时社会所污名化的“同性恋”性取向,却又竭尽全力想要挣脱他人因此可能投来的哪怕是善意的、非歧视性的目光;从小因拒斥底层工人子女身份带来的羞耻感,想通过拼命阅读跳出小镇和阶层的“椰壳碗”,以全新的视角观社会、察自己,却又在数十年后回归当年避之不及的故里,任凭关于往事的记忆涌上心头。

实际上,他虽为了追求一种种新的身份认同而不惜彻底远离、鄙视过去的人和事,但在精神上,仍无法缓解这种产生自年少时期的、对他者“表演”和对自己“自欺”之间的张力,体现了人—意识—记忆—时空—历史—因果这一条理路的复杂性与纠缠性。如果反观作者自述思想纠结过程这件事本身,其实也在无意间提示了作者在身份标签被塑造过程中,对自我主体性一直保持着高度自觉。这正是他不至于为命运的不公所压垮的原因之一。正如他曾将萨特的名言,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重要的不是我们将自己变成了什么,而是我们在改变自己时做了什么。”

1:《柏林谍影》读后感500字

2:读《风声》有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