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过程中,我产生了不少共鸣。很多时候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这么多年让我不快的、来自于性别的压抑,根源是“厌女症”啊。所以,我对这本书的主流观点还是基本赞同的。
在内容的呈现结果上,我希望这本书的架构能更清晰些,在重读的过程中,当我试图从各个章节中找出主旨,以及想把各个章节的内容串起来时,我发现非常困难。而且书中概念的重复解释,内容的交织出现,也让人觉得获取了很多无效信息。
我把本书当作是女性主义知识的补充,所以还是从内容处加以记录。以下为对本书的梳理:
《厌女》副标题为“日本的女性嫌恶”,但正如作者所言,把“日本”替换成其他国家,仍旧适用。“女人之难,似乎不分东西、不论体制。”这个判断真令人沮丧。
本书引用了“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同性恋憎恶”“厌女症”这三个理论装置。“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就是“不带性爱关系的男人之间的纽带”。对“被女性化”的恐惧,使“同性恋憎恶”得以成为男性集团里的共识。“像个男人一样”把女人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而不是将女人视为和自己同等的性主体,就是“厌女症”。
明明喜欢女人,但又“厌女”,男人的厌女症听起来有些矛盾。这时候,把厌女症换个说法会更容易理解,即“女性蔑视”。女性也拥有厌女症。身为女性的你一定有过“如果我不是女人就好了”这样的念头,是的,女性的厌女症表现为自我厌恶。
女人有两种转嫁厌女症的方式,一种是成为特权精英女人,被当作“名誉男人”来对待;一种是“丑女”策略,自动退出“女人”的范畴。作者认为,真正克服厌女症的出路还是女性主义,即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其斗争,从而达到与自我的和解。不论是“身为男人”,还是“不够男人”,男人也在为性别的束缚而受苦。至于男人的出路,作者含糊给出的回答也是同“自我厌恶”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