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

像其他名著一样,巴黎圣母院用了20多页的笔墨向读者描绘了巴黎圣母院的具体情况,而这一段是如此如此突兀,与前150多页的叙述几乎毫无过渡,使得前面的叙述更像是一个引子,或者是序章对,可能就是序章作者用了150多页,给读者勾勒了一副畸形、矛盾的世界:游行的人群可以毫无顾忌的将神泉的代表克洛泽抓住一些帮派,可以随意决定人的死活,这其中值得分析的细节有很多,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克洛泽的性格变化。

《巴黎圣母院》.jpg

首先,克洛泽在最一开始的形象是什么呢?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是最年轻的副主教,甚至可以说他有善心,他收养了被人所嫌弃厌恶的卡西莫多,并供养它长大。放在当下,都是一个社会主义五好青年。但它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呢?阴险狡诈,心理变态,一个十分孤僻的人。那又是什么造成了她如此大的变化呢?我原本打算在书中所描绘的社会环境中寻找答案,但是很遗憾,并没有成功,他受到的社会摧残,仿佛只是来自于他弟弟的不务正业。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克洛泽人格的质变呢?

是宗教。

原著是这样描述的:“他将他来自于他弟弟那里的挫败感,转化为了钻研经书的动力。”是宗教,是克洛泽禁锢了自己的思想,最后发生了人格上的质变。

至此我们就可以看出雨果的高明所在了,与其他严肃主义文学不同于果并没有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而是指向了维系这个荒诞社会所存在的因素——天主教。作文www.yuananren.com此时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背景,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欧洲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已经被打破,封建统治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最大根基,封建统治已变成了空中楼阁,宗教与封建势力相互寄生,新的社会的曙光已经出现,但依然十分微弱。此时,一旦将宗教打落神坛,那么封建统治也必将土崩瓦解。

雨果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宗教,最后又由在宗教下所成长的卡西莫多亲手教宗教的代表克洛泽推下高塔,更是他对整个社会未来发展前景的美好寄愿。

1:《百万英镑》读后感600字

2:《自控力》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