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初三
作者:闵晨曦
刚上八年级,妈妈就给我买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并十分强烈地推荐我看。我十分好奇:这有什么好看的?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打开了这本书,才看几页,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这本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的感情,无不显出艺术感与高级感。
真的,有时候,我真的挺羡慕傅聪的。父亲傅雷是著名翻译家,博学、正直、富有个性,对古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有广泛研究,称得上是一个艺术家。母亲朱梅馥端庄美丽,温柔善良,有文化又勤劳能干。在他们的培养下,傅聪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颇受父母影响,成为了一名著名钢琴家。
之前和妈妈一起聊天时,妈妈问我读这本书收获到了什么,当时我玩笑地说:“再认一个父母”但妈妈点头。真的是这样,傅雷夫妇极有艺术文化修养,而在教子上,也有极高的艺术。
施蛰存先生曾说:“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他教儿子做人要保持“赤子之心”,与儿子一起讨论古代诗文,探讨音乐之美等等。但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傅雷那对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与关心。他会知道傅聪的每一场音乐会,会准时,仔细聆听并对其作出详细点评,他会教儿子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以自己的前车之鉴来教育儿子,让儿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少吃苦,他在孩子面前从来没自恃身份高高在上,而是希望可以和儿子成为朋友,学习儿子身上的优点。傅雷的感情总是寓于生活的细节之中,也同许多中国家庭的父亲一样,爱子之情犹如大海,澎湃深沉。这样的教育,能不使儿子成为一名出色的人吗?
《傅雷家书》是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把打开智慧之门,启迪心灵之窗的钥匙。正如傅雷先生所说“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细细品读《傅雷家书》将文学,艺术修养融入到生命中去,使我们受用一生。
篇2: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初二
作者:胡楠
傅雷是一个内心孤独的人。“有空多写些信来,我们太孤独了,需要孩子的温暖!”他化孤独为思念,化思念为“家书”,一笔一画,用时间记录下自己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对他的孩子,他谈教育,谈艺术,谈工作,谈婚姻……其中让我最受益匪浅的,是学习方面。正如傅雷自己所说:“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如何学习?我个人十分赞同傅雷先生“化”的态度。个人对待新事物的文化艺术采取“化”的态度,以达到融会贯通,彼为我用的境界。而新文化便是受也罢,与也罢,从“化”字出发,简单来讲,就是我消化人家的,让人家消化我的,但不至于生搬硬套,削足适靴。“化”不是没有斗争,不过并非表面化的短时期的猛烈的斗争,而是潜在的长期的比较缓和的斗争。那么这时,我不由随着作者更加深入的思考,“化”其实也包括批判的接受,这是肯定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假如取的渗透的方式,它的力量就大而持久。
在书信中,傅雷对于学习还特别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做得彻底。”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当孩子傅聪失意又或在低谷时,他是这么说的:“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是呀!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如此甚好。烦恼是永久免不了的,我们也要“挖了根”,作文www.yuananren.com至少消灭眼前的烦恼,不挖根,老是有些思想意识、感情的渣滓积在心中,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沉重的大包袱。
对于孩子成功时,他又是这样提醒的:“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你瞧这父亲好不奇怪,盛时反而说如此“晦气”之话,但事实并不。他是让孩子不让自满的骄傲情绪抬头,偶尔忘形,拉回来。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真切、自然的父亲形象。
在这本书里,充满着傅雷夫妇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也向我们展示出了书信最自然和诚实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