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一本《于谦杂货铺》,复刻老北京的成长时光,陪我度过夏日漫长。
8月虽然立秋已过,但魔都的夏天依然热得喧嚣。路边的树林里蝉鸣声此起彼伏,街边行人全身裹着防晒装备匆匆而过。我实在不愿意顶着烈日出门,自然是日复一日缩在空调房里,抱着西瓜看看书,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惬意。
这样的心境下,自然是看不下去生涩难懂的大部头书籍。前些天正好收到一本刚出版的《于谦杂货铺》,由我喜欢的果麦文化出品,以短篇杂文的形式跟大家聊聊60-70年代出生的老北京人,他们成长路上经历的那些事儿。
书里内容是根据喜马拉雅《谦道》栏目改编出版的,以时间为轴,全书分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大部分,文字本身和于谦的现场相声一样轻快有意思,读起来很有代入感,仿佛自己身临其境、把这成长的点点滴滴也走了一遭。
书里提到:“现在的人,经常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原先的好多东西都没有了。要我说呢,这世界上的好多好东西,几百年、上千年以来,可能从来就没有变过。比如咱们小时候不知道多少回抬头仰望过的星空,还有那些陪伴过咱们童年,让咱们变着法儿折腾过的虫子朋友们。真正变了的,可能只是咱们看待它们的眼光和心境”。
自己目前已经是奔三的年纪,很多小时候的事儿其实已经记不清了,但从于谦娓娓道来的文字中,又仿佛回到过去走了一遭,十几二十年前的场景跃然纸上,让我又“单纯”“年轻”了一回。
幼年时代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太多玩具,一台电视机,便构成了全家人的消遣娱乐方式。书里提到的当时全国人民都在追的《济公》《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铁齿铜牙纪晓岚》《还珠格格》,我也是一部都没有拉下。记得小时候会在客厅拉一条竹椅或者铺一块凉席,我和家人盘腿坐在上面,手里摇着蒲扇、津津乐道讨论着剧情,日子平淡也情味浓浓。
少年回忆第二弹,当然要属“收音机”了。于谦说,他的相声启蒙来自于80年代的广播剧,包括《复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作文www.yuananren.com好些人一生读过一遍的大部头,好多其实都是听过来。而收音机对于我呀,其实没有广播剧这一part的回忆,更多时候会调到午夜电台档,听主持人温柔的讲故事、播放观众点播的歌曲,独生子女用来排解寂寞的好物件,非它莫属了。
还有一个从前很厉害、但是现在已经消失了的通讯工具,人称BP机。那时候买这么一个,还得随身带着密码本,根据BP机显示的数字去查找出它对应的意思。记得小时候我爸爸也有这么一个小机器,当时在咱们县城里也算一个值得嘚瑟的物件啦。那会儿已经升级到了可以汉字显示,有人呼叫的时候会哗哗哗的响起来,这时候就该找个电话回拨过去了。虽然现在智能手机普及、BP机早已退场,但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还是会有所怀念。
于谦说,生活中很多东西每天都在变,可也有好多东西永远不变,就算变,那也是换汤不换药。二三十年以后,节目播出的平台换了,形式更时髦了,可是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我们的声音,给各位的生活带来欢乐。
在夏日的午后、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这本12万字+的小书,心情轻松愉悦,对时光满怀感恩和期许。大概在我这个读者身上,于谦老师的“小目标”算是实现了吧。文字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本是平平无奇的一颗颗铅字,但被不同的读者阅读、融入内心情感加工之后,就开始有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你也正好有一小段空闲时光,想要长长见识、图个乐子,可以看一看这本《于谦杂货铺》,相信也会跟我一样回忆满满、开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