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1000字

我们习惯性采用简单化的孩童思维去看事物,非黑即白,熟恶熟善,分的清清楚楚。这是很容易犯错误,却是很省力的眼光。

满足自己伸张正义的“虚荣心”,认可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无需与自己原有的认知逻辑和价值体系作斗争,没必要同情和理解复杂人性的另一面。年轻人容易沉湎于这样的思维模式,无意识地浑身带着偏见,而无意和无知也就造成自身的概念化、模式化。因为无意识,自己也就熟视无睹。

《看见》.jpg

刚来央视的柴静便是这样,悬着,人没历过事儿,也就难定得下来。陈虻骂她“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他叫柴静得先忘掉自己,用皮肤去感受新闻。

03年的非典,柴静去了,体会到那哭不出的悲伤和空荡的恐惧,再到后来的《双城的创伤》也就印证了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盐水里滚滚”之后,很多问题的答案,在一开始,也就不急着下定论了。

做采访的不是把被采访者逼到难堪,或者承认自己的失败,这记者就是厉害。相反,争论之下,踩着别人竖高旗,不是胜利,是尖锐和刻薄。譬如在农村征地问题上,我们习惯性断定农民是弱者,批判政府的剥削,但如果不能够一开始放下防卫和抵挡的姿态,去深入倾听政府的无奈和矛盾,我们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矛盾的背后是政府、农民、企业三方利益的掠夺,而这不透明不平等的瓜分又暴露了,几十年来中国制度的漏洞,以及中国要发展不得不迈过去的坎。

什么是真相?新闻媒体人都说要报道真相,可究竟什么才是?是迎合大众认知达到高收视率的干预性报道,还是记者带着个人道德标准的介入评论,作文www.yuananren.com或是赤条条暴露在那里的复杂人性?通往真相的道路如此艰难,了解人心之路也并不舒畅,你必须放下你身为普通人的情感,决意颠覆你原有的认知。也许在这过程中,你需要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的阴暗面,你需要直面和挖掘他人暴露弱点后的尴尬和不安,你甚至需要像个无畏的赌徒,倾其所有,赌光身上所有家当,还要抄起手赤着胳膊决一死战。

真实的人性是如此的复杂,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长了牙齿,如果得不到抑制它就会吞吃人的恐惧,啃咬自身体内的善,不断长大,直到你在黑色的漩涡中沉下去,一切在一瞬间反噬。

书名叫《看见》,我理解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陈虻教给刚来的柴静“忘记自己,看见他人”,于是柴静从演播厅里走出来,走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便怀了悲悯之心,一抬头,从水里拔出来,看见了自己,这便是第二层面。而第三层面是柴静在生活的江河里不断扑腾之后,也是她完成这本书的心境——看见人。

书毕,唯有一句话整日在耳边响“愿看见,不愿陷于盲”。

《《看见》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解忧杂货店》读后感600字

2:《人体简史》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