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便是能让我了解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知道了在过去时间里的艰难,文革时期的荒芜,荒唐令我咋舌,但也让我看到改革开放初期那种从每个人心中所散发出的希望与憧憬,对我来说比起小说,这本书更像是历史。历史书上对那个荒唐年代聊聊数笔的描写我根本没有概念,但时代之下,村子的兴衰历程却让我感同身受。
少安和少平作为主角,在我看来是承担了作者的种种观点与看法。看来的评论才使我思考的更多。两兄弟虽为兄弟,但却截然相反,少安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少杰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少安对物质的追求最终使得他成了平凡世界中的一个平凡之人,或许也是身边每个人的写照。而少平因为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则转而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但看完这书,却让我明白,一点在物质匮乏的基础上追求精神生活或许只是种对自我的催眠与安慰。
少平在工地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一本书就能让他忍受,在煤矿极其严酷的环境下,一本书便能享受。但这忍受与享受又有什么收获?可能对读书要求收获实在过于功利,但这就是我感觉的事实,书中的观点:少平看了那么多书后明白越是艰苦越是坚强,在贫苦之中让自己心安,在劳累之中令自己充实。可如果追求精神生活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境遇更残酷,那和不少追求来世幸福的宗教信仰又有什么区别?那读书所代表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宗教。盲目追求宗教信仰就是极端的精神匮乏,这也是我对热评的赞同。
少平不断的追求精神世界,但结果是造成精神世界的极度贫乏,盲目的忍受艰苦,盲目的以苦为乐。因为不认同这种观点,所以在看书时我带有更加功利的目的去看待少平每次拿起书本,希望因这次的坚持,能在物质生活上获得回报,可作者似乎故意不这样写,由原来的小工变成更加艰苦的矿工。因为我也是这种人,因为物质生活并不是特别的丰富,作文www.yuananren.com便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少平也是这样,但这样有什么意义?看书时总期待少平最后会出人头地,就是寄予了自己的期待。在别人追求享受,自己追求所谓的精神生活或许不过是因为某种优越感,需要这种优越感又是因为极度贫乏的物质生活所导致的自卑。但现实残酷,作者所写的历程或许正是现实。这种莫名的优越感仅仅是对自己的麻痹,使自己不在因为物质而痛苦,这种优越感无法带来物质上的任何变化,最终的结局或许就是少平那样表现对于物质的生活不再期待,对于艰苦生活的认同。但却时刻准备建全村最好的窑洞则说明他无法放下心中对于物质丰富的羡慕。联系自身这不就是自己吗,因为物质的不足,别人享受物质生活,那我追求精神生活,感觉不输,但最终的结果却仍未改变,而精神的追求也使自己轻易接受这个结局,最终失去斗志。
贫乏的物质生活不可能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与行需要结合才能成就丰富的思想,匮乏的物质之下造就的精神是对生活现状的安逸,是对艰苦环境的满足。这带来的结果在常人看来不过是虚无,那这追求不过是种宗教。
或许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在消费主义过度的现在强调精神世界的构建是应当的。但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