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000字

“上善若水”,《窗边的小豆豆》充满了如流水般和谐自然的韵律。《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是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7任亲善大使。这本讲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传性的小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她就是小豆豆,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学校退学的孩子。退学后,妈妈轻描淡写地对小豆豆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就这样,小豆豆来到一所有个怪怪的名字的学校——巴学园。巴学园的一切都和别的学校不同:学校的大门是两棵有根的树,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教室是电车教室,学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习着学习各个科目;没有固定的座位,可以每天换位置(中国要到大学才可以);校长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等)和“海的味道”(鱼、海鲜等)的午饭(和“山珍海味”一词很有共通之处,不过普遍的学校食堂似乎很少以此吸引孩子的胃口);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自然;夜晚则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等等都是新鲜而动人的和谐景象。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窗边”的(带着被排除在外围,而不是处于主体的地位上的意味)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窗边的小豆豆》.jpg

小林宗作先生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这也就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意思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比如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以及家长的适当引导等。

孟轲的母亲深谙个中道理。“昔孟母,择邻处”,说的是孟母为了儿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最终以一家私塾为邻居。有一次孟轲“不学”逃回家中,孟母便割断织布机上的梭子,以启发孩子读书如同织布,一旦半途而废,便一事无成。家庭教育,家长的启蒙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豆豆同样拥有一位值得骄傲的好妈妈。学校通知妈妈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带着小豆豆转学,而且一直瞒着小豆豆,直到她20岁的时候,才告诉她当时是被退学了。用作者的话说,如果当她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她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那样的话十分沮丧而又惴惴不安的孩子可能就会失去上学的兴趣了。小豆豆是幸运的,拥有这样的妈妈的同时遇到了小林宗作先生。长大后对先生念念不忘的小豆豆写了这本自传性的书——《窗边的小豆豆》,在扉页上写着: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由此可见先生的影响。

这位以自己理想办学的小林宗作先生,是日本杰出的教育家,也是成立日本韵律学协会,将韵律学普及到日本的人。他早年执教,后来自己创立巴幼儿园和巴学园(小学)。学校的怪怪的名字——“巴”,是指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类似太极的徽记,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均衡性等等,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吧。

《窗边的小豆豆》从学校的怪怪的名字——“巴”开始就带着浓浓的和谐之音,从中可见小林先生独特的教育理念。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小豆豆就觉得校长很让人放心。校长先生说:“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小豆豆很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作文www.yuananren.com因为,从小豆豆出生以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第一天,小豆豆在先生的艺术的亲切的倾听中,感觉非常安心,非常温暖,觉得学校非常有趣。这不正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吗?

巴学园有非常特别的上课方式。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就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上课的时候多半是自习的形式,小学生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老师那里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子上来,老师会耐心地讲解,一直到孩子们弄懂为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这样就开始了新的自习过程。”蕴涵着了“鱼和渔”的道理。从学生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一天的学习目标,辅导学生进行自习,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真正的学习,所以不会发生心不在焉地听讲的情况”。不禁心驰神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小林先生始终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他不停地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直对身材矮小的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这样无论是小豆豆还是高桥君都能健康地成长,长大后担任“使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的高桥君“的确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怀有自卑的心理”。从《后记》中可以知道巴学园的其他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管遇到怎样的状况,不管担任怎样的职务,都能满怀自信地有责任地应对。先生是成功的。

“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小林宗作先生的意思应该是:每个人都一样有自己的优点,都一样能够找到自己的闪光之处,努力之后一样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那么不管怎样都要始终保持自信,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充满责任感地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建立起与周围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及环境中的人、事的和谐关系,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曼巴精神》读后感600字

2:难忘的红色之旅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