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是因为陈以侃。前段日子看余华写的书评,沉迷于这种不仅能写,原先更能够思考与评说的深厚功力。于是,读到陈的这本《在别人的句子里》(inotherwords),再次被字里行间流露出机灵和亲切所击中。
从译者的角度认识这些大名鼎鼎的作家,那些流传轶事、原文词句或其他,杂糅着同时是读者的身份,枝头散开的叶领着我去看开得没有尽头的花。
希钦斯给我留下印象的原因,不单单是他说话多么辛辣反叛,也不是他如何喝酒写稿两不误极其高产,而是他身上透出的那股子关怀。他那么想说,那么能说,是因为他不仅仅关心自己。
翻开书,没有预料到希钦斯是以书信形式进行写作,给人写信这个举动本身具有私密性,两人之间一下子拉近了距离。一些信件开头甚至预设收信者的反应,有言语上的互动,维基百科上那张严肃的脸瞬间变得可爱了些。断断续续看完整本书我并没有变得多么愤怒,也许是更加平静了。(书里太多东西超出我的知识体系,背脊被刺了一下又一下)但更大程度上,是被他不厌其烦地鼓励着。对,不是被煽动。他告诉我,要保持勇敢寻求正义,不要放弃自我判断。
合上书,大约只记得这一句“很多事情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处理那使人厌倦的部分。”当下的状态是做什么事情都无比敷衍,脑中思绪乱糟糟,总是积极寻借口逃避。
我想,先接受,才能改变。所以,我先接受这单调平庸的部分。
我还想,即使想要保持不看不听不说不想不做,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做到独善其身的。这个我们,是指所有人。作者:三三水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