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他:“何为围城?”
答:“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此为围城。”
以上是他一气呵成没有犹豫的答复。
我便寻思:“他用的词汇是‘出去‘和’进来‘,说明他自视身处围城之中。“
于是我追问:“又何为围城?“似乎觉得有些强人所难,又追附:”是上海,中国还是哪里?“
他凝视着我,眉头紧锁,讽刺地说:“是人心。“
满纸荒唐中窥见满面沧桑,触到神经就懂得鼓掌!
此事引发我对此书的再思考和再阅读,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说钱钟书的“围城“是人心,大多解释为”婚姻“这一门槛,新解也!有意思!所以我提出了三个疑问:”为何人心为围城?“、”何种人心似围城?“、钱钟书先生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以下为我的己见。
全书讲述了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抗日战争期间“伪文人”方鸿渐的三场交往回忆。高度概括就是:一、苏小姐倾心于方,方却偷偷敬仰唐小姐:二、方拒绝了苏后,又被唐拒绝:三、与前两人毫无关系的孙小姐与方在众人的八卦下匆匆结婚,后又不欢而散。三件事无一例外都与主人公的意愿相违,虽有喜有忧却总是不得人心。这些交往上的失败用文中的话讲就是:“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竟与他所意不谋而合。乍一看还是婚姻,其实不然。婚姻只是此书的一个载体,将“人心为围城,围城似人心”装载到婚姻上,用婚姻的分合性诠释了围城的含义。想到这里,不禁感叹”围城“二字之深刻。
问之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何等缜密的心思才似石筑的围城?要足够坚固,才能使内外两拨人分开。正如作者先生自序:”在这本书里,作文www.yuananren.com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就是骨子里的“傲气”,厌旧喜新、表里不一的丑态。这与书中几个关键人物都脱离不了干系:方鸿渐、孙柔嘉、苏文纨、唐晓芙……这普遍发生在中国旧现代的“文人”,为了爱情事业的一言一行之中。个个都是正气凛然、能说会道,却又阴险狡诈、百孔千疮。虚伪、罪恶、丑陋似乎都联系在了一起。这些收拢在一个人心中,“围城”又成了“伪城”。这就是钱钟书先生所厌恶讽刺的。
“中国人丑得像造物者偷工减料的结果,聊参赛责的丑;西洋人丑得像造物者恶意的表现,存心跟脸上五官开玩笑。所以丑得有计划,有作用。”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这一丑态。
最后脱离书本,我们当代年轻人应该怎么做、做什么。我想,如何推翻这堵朽墙,将成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