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很厚,足足有四百页,所以只看外表会有畏惧感,这么厚的一本学术著作而且出版的时间又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般的读者心中都会有畏难感吧。但其实读完以后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文章都和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和我一样,目的是想获得一些心理治疗的话,那么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不必要看的。第十章中的“要人,还是要科学?”以及后面的一些教与学思想和行为科学地讨论等等,这些讨论都具有时代性,这是当时的学者所关心和讨论的事情,所以距离我们的真实生活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在个人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评价源越来越源自于内部,越来越不再关注别人是否赞成,不再按照别人的标准生活。做出选择的一切取决于自己,唯一要紧的问题是:“我是否满意我的生活方式?”“当下的生活是否能表达真正的自我?”对富有创造力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作者提到的一个心理治疗案例是一个想要自杀的研究生,最初她因为很多问题而烦恼,治疗期间的感受之一是她发现自己渴望有所依赖,期望有一个人能够安排他的生活道路。她埋怨没有一个人可以交给她这些深刻意义的知识,慢慢地才意识到原来是她没有主动参与这些课程的学习。
这位年轻的女性有点像我自己,本科没选好专业也就算了,研究生为了成功上岸也选择了和本科一样的文科专业。不一样的是我更多的是责怪自己或者责怪命运。因为我的成长环境可能就决定了我的一部分命运。我知道我要为我自己负责,但我内心却不认为会有多大的改变,就算人生重来一次,恐怕也会是相同的命运。
这段文章中比较打动我的一个点是我们的生活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个人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变化之河,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实体。是一整串的体验,以及在其中发现的种种意义。感觉到生命是一种漂流,带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体验,又带着令人着迷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不断努力,试图理解那永远不居的丰富性。
这段话让我在迷茫或者痛苦的时候不会执着于眼前,会更多地把它当成一种体验,人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现在的痛苦也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漂流这些都会过去,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住当下的这种体验,无论看起来快乐还是痛苦。
关于人生目的也就是我个人理解的人生理想,作者提出除去世俗之外人人所知的就是做自己。现在“做自己”这个词可能有过度使用的嫌疑,但是作者也给出了一些成为自己的特征,这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趋势或者是导向。
1、远离人格面具。也就是远离那个不真实的自我(我的人格面具又是什么呢?)2、远离“应该”。我可以远离“应该是什么”这种强迫性的想象。(我的人生中有很多这种“应该”的体验,甚至我的好多选择都不是源于我的真实需求,而是源于“应该’)。没有什么是真正应该的,不要让别人的评价让自己产生自我羞耻的感觉。这是朝向自我实现的一项很重要的练习。3、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4、不再取悦他人。最后的这两项打字的时候,我都感觉到快乐和自由。如果真的能做到如此,我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作者也说到了,”这种自我导向或者转变不是无忧无路或者充满信心的过程,也会有很多的怀疑或者挫折。因为成为真实的自我是一种令人恐惧着的承担责任的自由,作文www.yuananren.com而且开始的时候个体往往是谨慎而胆怯地、几乎没有信心的朝这个方向转变。当事人自己开始掌握生活和内心的导向时,会感到害怕和脆弱,失去了一些支撑,但同时内心也会感受到一股汹涌澎湃的力量。”转化的倾向为:转变为实现潜能的生存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自我实现的人会有一种惊人的能力,他们能够带着敬畏、愉悦乃至惊奇看待人性中的善,尽管可能这些体验对别人来说是陈旧乏味的东西。他们会转向接纳他人,转向自我信任。越来越接受作为一个过程的自我,敢于感受自己的情感,敢于依靠自我内部发现的价值来生活,并用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如果一个人愿意成为他的真实自我,他会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变化,心理疾病的人,常常也是拒绝自己的情感和反应的人,一直在试图改变自己,将自己固定在很讨厌的行为样式之中。只有更多地成为他的真实自我,更多地接纳被自己拒绝的真实经验,他才会真正的发生改变。有的事情是勉强不来的,不喜欢的工作和不喜欢的人,就算你再勉强自己去喜欢,可是你的身体反应还是会暴露一切、逼迫自己程度越深,心里问题也就越深。越早的认识自己,越早的接纳自己,也就越早的接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