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相待,便能破冰川,建大桥。
龙应台先生的人生三部曲包括了《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以及《目送》,而本书作为其人生之书的第二部分,其以不同于另外两本的视角,通过书信的方式,即通过直抒胸臆的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通过真挚的情感,向我们展现了两代人三年的故事。
简单而言,其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在信中龙应台和儿子交流内容很广泛,有音乐、电影、民主、权利、德国教育制度、东西方文化碰撞等,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则“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因而,因为两者的一个年龄阶层的不同,因而其又有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将所谓的两代人的代沟,通通敞开出来进行深究与讨论,使我们有时会哭笑不得,有时又会黯然神伤,然后感叹“是啊!人生的成长也就如此罢。”;亦或是由他们两人的书信互相往来,而对此有不同的意见,毕竟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完人”,每一个人因其世界观以及生长背景等,使得自己拥有与他人不一样的看法。因而,可以讨论,可以辩解,而作为一个年轻人,此时的我与那时的安德烈,同样具有反叛心理以及直截了当的想法,敢说敢想,敢言敢怒——或许这就是全球的年轻人的共通之处吧!
对于当中的不少看法,我都有想说想叹想感之处:说其不足,叹其见解,感其反思。为何我会出此言呢?自然而言对于我来讲,是有我自己的原因的,不急,我们娓娓道来吧!
首先,是两人的一个对于自己上学时光的一个回忆。于龙教授而言,她是一名难民,落难于台湾,因而,在曾经的上学时期,虽然在国外偏多,但所有故事的出发点,源于那个中国宝岛——台湾,在那里,她的素面朝天,她抑或是那一代人,求学而言,没有绚丽多彩的华服,华而不实,对于那个年代来说是不允许的,因而基本上都是白衣黑裙,而男生都是统一的发型,自然对于他们的服装,即所谓的仪容仪表也有比较明显的一个规矩限制。于安德烈而言,在德国的那个小镇上长大,因而他可以说是个有中国血统的完全欧洲人,因而他的思想也自然比较偏向于西方化的,如“性,药,摇滚乐”。这些或许在中国来说,对于那个年代的青少年而言,是反叛,是异类,是“离经叛道”,因而可想而知,当不懂这些词含义时,作为母亲,龙教授的担心,作为中国人就可想而知了,既然说到如此,也讲讲西方教育以及中国教育之间的差距与不同所在吧!
其实这个在《孩子,你慢慢来》已经简略提及过,这里可以将其更加细化,更加深入地去探讨。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前面的幼稚园的一个教育y亦或是这一个关于青少年的教育而言,都是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出中西教育的不同之处,启蒙班(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些是我们人生所要经历的必经阶段,而中国更多的是讲究一个秩序与规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而,这便是我们所要重视的地方,讲究“大学”(笔者批注:即大量广泛的学习);而外国的西方教育更加侧重于的是一个人性的解放,讲究“小学”(笔者批注:即小而精炼的学习,)因而会更加趋向于专业化的人才的培养。这便是不同之处,很多中国人会羡慕外国的学生学习轻松,其实不然,我们是“正金字塔”式,即小学阶段要努力,把底子,把基础给打好,打扎实;而外国自然就是“倒金字塔”式,即越往更高层次的,更辛苦,学习压力越大,这就是笔者认为中西教育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呢!
其次是要提及一个城市的文化与韵味这一点,龙教授提及了李小龙的一个镶金的雕像在两地的一个由“老死不相往来”到握手言和的一个重要作用,因而就自然会提及到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韵味所在,因而就自然过度到了对于香港的一个文化意味所在,安德烈认为香港他很喜欢,但是其没有,甚至不及德国小镇,宝岛台湾那么有情调,那么“慢”,没有一个容得下闲人坐下来,思考的地方,因而对此我与此有不同的看法,与一些读者给安德烈的来信有相同的看法,每个城市,每个国家都一定有自己的文化所在。这里我在前文已经提及这一个点,但是其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个城市得以发展,得以在世界大洪流中生存下来,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像德国就是严谨,美国就是资本化的社会,日本的军国主义,中国的悠长历史与如今的匠人与党员冲锋于一线的精神等。
而在香港,它的文化不是“慢”,而是“快”,它什么都要去竞争,什么都生怕慢他人一步,正所谓“要和现在的其他比,还有和过去的人比”。作文www.yuananren.com因而,其实身为一个香港人而言,是非常的辛苦的,尽管收入高,但是其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在此,我可以简单例举一些社会现象就知道的了,那是寸金寸土的房价压力,那是“007”的工作压力等。因而其是真的“快”,车速无时无刻不快的,但是快的同时又秩序井然,这便是其神奇之处所在。因而,假设你想在香港这个城市进行生存的话,不要将其与其他城市相比较,而要细细感受,看到其自身的一个魅力所在。
最后,我想谈及的是一个国家认同感。于我而言,对于德国以及中国台湾的“混血儿”——安德烈与菲利普而言,从其只言片语而言,从其对于球赛支持哪一队,以及从其对于德国历史,中国历史而言,他们是没有国家认同感的,这是许许多多的现代混血儿的一个“通病”,因为随着民族大熔炉的趋势不断加强,是否民族认同感会不断淡薄,会不断减弱呢?这个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认为是值得骄傲的,在也门撤侨事件中,以及在伊拉克的战争中,五星红旗的“通行证”,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国家认同感,而从我们国家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改革开放已近四十年的一个事实而言,我是不断感到民族自信以及民族认同感,我的确就是“此生无悔种花家”,所以我认为国家认同感是十分重要的。当在世界性的比赛上,中国女排夺冠,你会由衷地为其感到高兴,感动;当国足一次次地失败,我们会为其感到失望,一次次的站起来时,我们会为其感到鼓舞,这便是中国精神,再者,还有是每当在灾难面前“汶川地震”“非典事件”以及现在的“新冠肺炎”等,都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一个党员冲锋在前的一个中国精神,这便是中国的民族认同感,我无一不为此感到自豪,而对于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无国家主义者,我不禁为此感到悲哀,或许是基于现状,他们无法改变,或许是更多的像安德烈以及菲利普这个的混血儿。因而,生于中国,我站在中国的立场,对于安德烈的说法表示自己的批驳与否定。当然“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罢了。
这本书中,自然我们也可以从中一窥龙应台先生作为母亲的一个成长抑或是安德烈作为儿子由成人之际到大学之时的一个成长,这些都带给了我们这一带人无限的启发与遐想,使得我们从中反思与学习到许多东西,这是无上的光荣啊!自然,对于安德烈与母亲在文中对方的一个“专访”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为孩子,我们希望父母的样子,以及父母期望我们长成的样子,但是这个仅仅是一种典型而已,就如提及安德烈抽烟这一举动时,龙应台表示,他成人之后,他是个人,他是“别人”,许多事情已经无权去管理了,只希望他或她去遵循罢了。
感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两代人原本可以“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薄”但是正正因为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而他(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