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读后感3000字

在19世纪的彼得堡,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总会有骂骂咧咧的醉鬼、衣衫褴褛的流浪汉或是衣着讲究的正派人士幽灵般得聚集在大街上,但他们谁也懒得理谁,只是入了迷般的冥想、也可能是发愣,偶尔会有些醉鬼当然也可能是没醉的但得了热病的人神经质的自言自语,有时一辆马车呼啸而过,几个行人的叫骂声应和起来,也可能会看到有些素昧平生的人称兄道弟的交谈着。除此之外,能听到的无非是各种古怪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在这个连科学也不允许有同情心的时代,也恰恰剩下这种古怪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最为引人注意了。我正是深深的被那个时代里各种古怪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所吸引,就让我们便通过陀氏的《罪与罚》去认真聆听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陀氏的《罪与罚》是一个读来让人感到气闷但也还不算是窒息的故事,由拉斯科利尼科夫行凶前的摇摆,经由行凶后的忐忑,到小文官马尔梅拉多夫的横死,到卢任的狐假虎威,到波尔菲里的逼问,再到斯维德里盖洛夫自杀前夜的风暴,这个故事里太缺少新鲜的空气,窒息的感觉几度蔓延开去。所幸,拉祖米欣、佐西莫夫、索尼娅、杜妮娅一众人等的陪伴与真诚,让拉斯科利尼科夫也让我们呼吸到这必要的新鲜的空气,迎来了最终的救赎。

那时的彼得堡、那里的土地、那里的天空,就如同一个倒扣着的玻璃鱼缸,只有接近缸顶的位置才有足够的阳光和空气,也只有那里才能躲避寒冷和漩涡。在鱼缸内部,一切都隔着一层灰蒙蒙的水雾,人们都好像是被裹挟在这浑浊不堪的水流里的鱼儿,他们必须用力地呼吸、用力地游走,否则便会被突如其来的暗流裹走,再也站立不住,再也回不到曾经。

《罪与罚》.jpg

有些人正如深水鱼一般,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和信仰,习惯性的沉在水底,甘于日复一日的在水底吸食着泥土与灰尘,凄寒一生;有些人奋力挣扎,想要从这冰冷与黑暗中逃脱,待接近水面时却又被其他高等生物残忍地猎杀;还有些人懂得依附人群,随波逐流,倒也真是过的如鱼得水。在《罪与罚》一书中,主要人物都好像那三种鱼儿,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们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信奉自己那一套超人哲学的拉斯科利尼科夫,身为东正教化身的索尼娅,为了哥哥可以牺牲自己的杜尼娅,法律观念的拥护者波尔菲里,极端个人主义的代表人物卢任,无耻哲学的践行者斯维德里盖洛夫,坚持务实主义的拉祖米欣,对医学和精神学充满热爱而又自大的佐西莫夫,绝望的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

拉斯科利尼科夫,因穷困而辍学的法律系大学生,为践行自己的超人哲学,拯救自己一家以及造福社会,他杀死了一个他视作一只对社会毫无益处的、可恶的、有害的虱子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同时误杀了老太婆的妹妹,在经历了极尽曲折的心理煎熬后,因妓女索尼娅的感化下走进警察局自首,最终被判处流放至西伯利亚服八年苦役的罪行。拉氏对罪的理解,建立在他自身一套严密的理论基础上——在他看来,人可以分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只是“一种仅为繁殖同类的材料”;而不平凡的人,作为“全人类的恩人”,则可以僭越常规、蔑视法律,可以“为着美好的未来而破坏现状”,“为着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甚至有必要踏过尸体和血泊”。这种不同于常人的逻辑体系使他很难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而最终他对自身罪恶的感知是来自他对自己长期坚持的信念的叛逃以及对生活中深深地爱着他却遭到他无情的伤害的亲人朋友的愧疚,是爱与背叛使他得到了救赎,使他有能力去寻求新生、以新的观点看待人生。

拉祖米欣是男主人公大学期间唯一觉得较为亲近的同学。他为了继续学业,什么工作都做,一点点的填上空荡荡的钱包;在拉氏生病期间悉心照顾,后来他还义无反顾地照料拉氏的母亲和妹妹;面对拉氏的挖苦,他始终作为拉氏的朋友陪在他身边,甚至为维护拉氏的声誉找自己的亲戚理论;他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咒骂生活同时又热爱生活;在后来成为了拉氏之妹杜尼娅的丈夫。他真诚务实有理想,他就是无数平凡人的缩影,他身处沟壑,却又不忘时时仰望星空,作为一名小市民,他的平凡之处恰恰闪现着伟大的光辉。

佐西莫夫是被拉祖米欣拉来给拉氏治病的医生,他是一个拉扯感很强的人物。他大概是拉氏和拉祖米欣的大学同学,拉氏虽对他不太熟悉,但见面时又隐隐约约觉得已经有点认识他了。他衣着讲究,一举一动总是慢腾腾的,好像有点儿萎靡不振,总是自命不凡却又竭力隐藏自己的自负,人们都觉得他难以相处,可又都说他业务不错。他的话总是十分简短,却又咄咄逼人。但我们又不得不敬佩他对精神病钻研的那股子忘我的精神,他爱自己的病人,可以做到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可同时他身上的劣根性又不免让人们质疑他的行医资历,但不管有他身边有多少质疑的声音,我想,在那样的时代里,能够醉心于一门真正于全人类有益的事业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了。

波尔菲里是拉祖米欣最远的远亲,不过这与他侦察科科长的身份相比,显得一点也不重要。他喜欢骗人,把愚弄当作达成目的的一大手段,作文www.yuananren.com甚至说把这一手段运用得非常熟练,他是个专家,精通本行,他聪明绝顶同时疑虑重重,从不相信旁人,只相信自己的观察和法律。他是拉氏最终走向自首的关键性人物,虽然他只与拉氏有过三次会面,但在他精心组织的语言攻势下,步步为营,不断地向拉氏施加心理压力,一步步地把拉氏的心理承受能力逼到极限,最终赢得了这场侦探与犯人较量的胜利。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会面中,波尔菲里的专业技巧展露无遗,也向我们揭示了“罪与罚”的深层探讨。

斯维德里盖洛夫是一个奉行无耻哲学的地主,他混迹于各种风月场所,勾搭各类女性,他迫害奴仆,毒杀自己的妻子,偷听拉氏和索尼娅的对话,恐吓拉氏,追求杜尼娅而不得,散尽钱财后自杀身亡。他本来一直过着恶棍的生活,但在毒杀自己的妻子之后,倍受煎熬,当他放弃强奸杜尼娅,并亲耳听到杜尼娅发誓永远不会爱上他时,他的救赎就已经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他与拉氏具有相似的精神历程,但最终他由于没有获得爱的救赎而走向灭亡。也许死亡来临之前,他就选择好了赎罪的方式,那便是坦然的走向灭亡。

卢任,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对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对自己的婚姻,他需要的是地位高出配偶从而获得的感恩,而不是地位平等的爱;第一次与拉氏见面,便极力摆出高傲的姿态,卖弄自己浅薄的见识,落得个被拉氏赶走的收场,从此对拉氏记恨在心;在被杜尼娅赶走之后,亲手导演了陷害索尼娅的闹剧,以离间兄妹二人,重新赢得杜尼娅的接受,最终被戳穿。由此种种,卢任的丑陋嘴脸被暴露的一览无余。

杜尼娅和索尼娅时与拉氏密切相关的女性,在他们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极其坚韧的一面。杜尼娅,具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她被塑造为一个比哥哥更加理性的女孩。正因如此,他可以为了哥哥做任何事,哪怕是牺牲自己,认识到卢任的劣性后果断地舍弃了他;面对斯维德里盖洛夫的胁迫相邀,她竟然带了一把手枪,并真的开了枪。索尼娅,为了养活继母一家人,领取了黄色执照,但她的内心没有受到丝毫的污染,她信仰上帝,她隐忍、怯弱、顺从、对人和气,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这两个女性都对拉氏付出了不计回报的无限的爱,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拉氏最终的救赎。

患有肺病的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出身上流社会,就有极强的自尊心。贫穷把这个潦倒的贵妇人逼得将面子视为比生命最贵重的存在。丈夫死后,她用仅剩下的一笔钱置办桑宴,好让别人真正领略她作为贵族出身的仪态,而卢任对索尼娅的诬陷将她逼上了绝路。她咳得要死但仍然坚持跑到大街上,像个疯子一样带着孩子卖唱,好让人看看昔日贵族家庭的孩子沦落到了什么地步,她的精神已经被彻底击垮,最终她终于带着那块可以证明她贵族身份的披巾舞奖状离开了人世。

巴赫金曾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是一种多声部性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即复调小说。”在《罪与罚》中,各个主要人物身上,都有着自己的声音,陀氏精心用笔塑造众多人物形象,经由他们让不同的声音去碰撞、去对话、去辩驳,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思想得以产生。

1:《爷爷变成了幽灵》读后感300字

2:《小王子》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