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颠覆》读后感1500字

看到篇文章“2.5亿不会用二维码的人正在消失……”里面谈到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二维码,这直接导致疫情之下无法提供健康码,很多场所不能进。想不消失,就得学会新的技术,对个人来说是用微信、用支付宝、学会用二维码,对企业而言就是变身为“技术接受者”,如此才能面对已经到来的数字时代。这本《数字化颠覆》为我们提供了指南针和参考,非常值得一读。

01.面对强加的变化,我们有两种回应策略

要么通过技术所规定的流速来开展自身工作,要么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模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前者类似手工作坊里的帮工成为工厂里的工人,要适应大机器生产的方式,不适应只能失业,砸机器也没有用,也许个别工人能破坏几个工厂,但无法阻止潮流。后者像写作方式的改进。最早刻石头上,之后是写竹简上,继而是纸上,计算机之后的时代就是用键盘输入。身为写作者,我们应该让技术成为助力,而非障碍。我最近十年写作最多是先在纸上列出大纲,其余全在电脑上完成。

拒绝或者不接受变化是没有出路了,数字化时代技术不会偏袒谁。

《数字化颠覆》.jpg

02.技术时代变革的三个要素和五种战术

三个要素分别是:技术、流程和人员。值得特别注意提是如果把要素组成金字塔,那么技术位是塔尖。不同于人员或者流程为主的朝代,如今围绕技术展开的变革才有前途。流程可以变、人员可以换,技术始终不断前进。

企业要将接受技术视为第一选择,将技术凌驾于人员和流程之上,同时通过数据进行管理。不夸张地说拒绝技术等于自我了断。

此时,组织调整的五种战术分别是:构建蓝图、治理技术与变革、倡导变革、培训员工、衡量管理者对变革的接受程度。本书就是围绕这五种战术展开论述的。

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和风险,企业执行好以上五种战术未必100%保证数字化之下的变革成功,可是不做必然失败。当下的时代,个人与企业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竭尽全力才能留在原地,松口气马上会下滑。

变革完全可以视为企业生存必备技能。

03.数据分析+行为改变=创造价值

关于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超市给未婚女孩推销婴儿产品的例子,事后证明超市是正确的。此处抛开隐私权不谈,至少此安排折射出技术的力量,及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精准性。通过技术利用好数据,它们就能为我们提供服务,否则我们只能变成别人的肉猪。

对企业而言,创造价值绝不等于数据分析,还需要变革管理,尤其是需要人们对自身要求改变动机的不断强化。技术和数据都是引擎,作文www.yuananren.com方向还需要企业管理者明确,在变革的过程中技术还可以提供有效建议。管理者有责任通过设立目标建立一种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从而让员工愿意不断适应新的技术。组织的改变首先基于个体,当员工成为技术接受者时,组织也自然而然变成了转变。

04.数字时代,个人必备素养

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书中提出此时需要培养的五种必备素养,也许可以让我们有效应对过多的迎面而来的信息,提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它们分别是:

a.图像直观读写素养:对数字的视觉呈现加以重新使用的能力。

b.复现素养:以创造性方式对现在材料加以重新使用的能力。

c.发散性素养:超媒体非线性思维方式。

d.信息素养:以怀疑的态度评估信息。

e.社会情绪素养:愿意与其他人分享信息和知识,能够进行信息评估和抽象思考,并能协同进行知识构建。

对“数字时代,不能衡量的就是不能掌握的”这句话加深理解,我们就有机会拿出适应性策略。书中还提到企业如何在赋能时代和数字时代中平盘,以及怎样在数字时代的错位中生存等问题的答案。整体而言精彩不断,值得一读。

数字时代,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作为指南针,以应对变化和无助。

《《数字化颠覆》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兰亭序》读后感400字

2:《匆匆拾年》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