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000字

读这本书的第一个晚上,看了一个小时,后关灯睡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中仍在思考书中的家庭,遂起身开灯再读三章,过瘾。浑浑噩噩终于内心平息睡去,第二天早起继续读,在午后读完了它。这本书极其颠覆了我对西方宗教信仰、家庭关系以及书名“教育”的所有认知。

巴克峰上的家庭生活画面像一幕幕魔幻现实主义的浮世绘,在每一个家庭成员中轮番上演。阅读的时候,我一次次说服自己这就是现实,是发生在近二十年的美国的真实事件,而不是在百余年前的南美;但那一次次出走与徘徊的挣扎、不断地痛苦的自我怀疑,然后慢慢抽身的过程又让我坚信,这就是现实。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jpg

塔拉的记忆源头是被父亲改造过的鲁比山事件,十几年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与偏执的宗教观念、被政府医院迫害的妄想相纠缠,结果是一家人对父亲的臆想坚信不疑,以致她无法迈出质疑和出走的一步。父亲自私自利的忽视和控制欲,哥哥们受伤无法得到救治,肖恩的暴虐倾向是出走的导火索,泰勒是率先觉醒的指路人,肖恩的车祸更让我直接对父亲这一“权威”直接发出挑战。但这一阶段塔拉仍在犹豫父亲也许就是先知。

进入大学后,塔拉亲身触摸到巴克峰上的世界与其他人生活的世界割裂的鸿沟,知识、信息、交流让她意识到父亲塑造的信念并非合理。一路上遇到的良师几次将她解救,并把她推往更高的教育平台,这是第三部分塔拉彻底从偏执的家庭中抽身并真正为自己生活的契机。

承认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暗黑世界,并下定决心离开黑暗是艰难的,而拖着灰暗的身躯迈向美好世界同样艰难,由于扎根于心底的自卑,以及两者巨大反差带来的自我怀疑。作文www.yuananren.com塔拉一度无法对剑桥哈佛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而恰恰是母亲表达对未能保护塔拉免于肖恩的暴虐后,她才敞开心扉去交友、生活。其实塔拉一直渴望家人的爱和支持,所以在母亲又一次背离她顺从父亲(很现实,人无法仅仅因为一次交谈或某个事件就做出巨大改变,往往内心挣扎然后回到起点),父亲再一次忽视容忍肖恩的暴虐时,她陷入了痛苦的自我怀疑:宁愿相信自己做错了也不愿接受大家为了整个家庭和睦而背叛她的事实。这引出了一个命题:当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与他对朋友、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冲突时该怎么办?

我们爱家人但未必要全部顺从,父母爱我们但未必以正确的方式。独立思考,为了自我去生活。教育经历让塔拉再无法变回那个坚信千年虫、不爱卫生、穿着男式牛仔裤的乖乖女,但她永远爱父母,念着与他们再相见;母亲见到塔拉总是欣喜若狂,但她无一例外选择顺从父亲指责塔拉。书中最后写到塔拉与城里外婆’一家人的交往,我想那种温馨的家庭关系是她一直渴求的。

洗脑千遍即成真理。人必须去往更广阔的天地,因为你当下所坚信的事物未必正确。出走的决心与过程都艰难,但是必须。书中也提起女性位置的思考,未有深入理解便不作评论。作者的教育经历堪称传奇,我认为山上的生活也起重要作用,对自然的观察、反复读宗教书有益于她的写作、理解力培养,更何况自己的家庭生活直接成为研究的思路。当然,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本人的天赋,良师益友必不可少。虽然塔拉的教育经历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但书中自由学术氛围,众多热心善良的教授实在令人羡慕。

教育是一个世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桥梁,也是走出唯一真理观的途径。你当像鸟一样飞往你的山——像鸟一样独立、勇敢。作者:飒飒

1:公园的美景作文300字

2:《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