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少年酒坛子》读后感600字

这本书对想要写作的年轻人是一种警示:扎根于西方文哲和臆想的文字会走向何种地步的造作姿态。我甚至阴暗地揣测,故事里不多的对话常常被意识打断是由于思维的流动,还是生活经验的贫乏使你的人物根本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其实我本不用做这么刻薄的评价,作者对自己写的东西非常清楚:幻想、莫名其妙的举动、冰冷苍白的梦呓、内心是一片荒漠。

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写过戏剧,倒真想看看作者怎么驾驭大片的对话。从第一篇苏的故事看,不论是哪个人物,都格式化为同一种说话风格,甚至在那场饮酒对话中走向了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对白风格……这样的作家离活生生的生活太远,只专注于自我的想象世界。

《我是少年酒坛子》.jpg

重复:对白太差劲了。如果你不相信,翻开书本34页。另外一句题外话,以前我总觉得写戏剧太局限无趣,实际上从戏剧写起,至少你会慢慢学会活生生的人是怎么说话的。

134页,最末一段已经算是非常好读的,摘录如下:

“她并不是一名具备了特殊机制的人,能够仰仗数学演算和最纯粹的世界保持联系,她也无力借助线条抑或色彩在一种抽象行为中把世界还原到一个平面上,她也不想利用旋律和节奏来强化外部世界的寂寥感……”

翻译成大白话:她没有才能,不会数学、不会画画、不会音乐。这不就完了吗?频繁使用语言的陌生化,如果是为了营造神秘世界,无可厚非;如果是为了让人读不懂,那我对作者的写作真诚很怀疑。这何止是使用书面语写作,简直是用谜语写作。书中堆砌的隐晦的意象,真的有其含义么?作者听到读者“看不懂”的评价,或许是意料之中而如释重负的。

“女人和书籍一样,都以隐秘来遮掩乏味的陈旧。”对于趣味程度,或许作者低估了女人,或许高估了自己的书。

《《我是少年酒坛子》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十五年等待候鸟》读后感1500字

2:《秦腔》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