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1、《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平时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少,当小说来看,甚是精彩。书中每一章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体进行描写。

万历皇帝:9岁登基,登基时年级较小,在首辅张居正的指导下处理政务,按部就班,也不知道奏章中的厉害关系。中年后,无法同文官集团抗衡,感受到自己的无力,于是开始怠政,不上早朝。

张居正:用儒家思想执政,用儒家思想要求其他文官,但言行不一,私底下生活却极其奢华。倒台后,遭到了猛烈的弹劾,亲友、党羽也被清算。

《万历十五年》.jpg

申时行: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且看透了文官集团的本质,明白自己无能为力改变局面,管理上充当和事佬的作用,在外人看来无重大历史功绩。

海瑞:清官,笃信儒家思想,并严格要求自己。戚继光:在重文轻武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2、《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1:《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读后感400字

2:《幸得诸君慰平生》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