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起开始迷上了看小说,直到现在依然爱看中外文学小说。尤其是女性写的,情感丰富细腻,女性善于观察,更能抓住读者内心。有时候阅读到一些能表达自己心情的句子或段落,感觉找到了久违的老友,道出了自己无法表达的心声,欣喜若狂到泪流满面;有时候读到一个故事,常常想这是在说我吗,如此雷同,着急代入,读完小说也仿佛过完了自己的一生;有时候读着别人的故事,想象着自己也过着别人的人生,也是一种乐趣……小说便有这种种的功能让我欢喜让我忧。还有一些文学作品是很难理解的,这时候就需要一本这样的书来帮助我们消化了,比如刘剑梅的《小说的越界》。
01、何为小说的“越界”想象和虚构超越现实
何为“越界”,一直被这个书名所困惑,直到读完前两章,作者对书中前四位女性作家和赫尔伯斯、舒尔茨、托卡尔丘克的作品进行深度且角度新颖的解读,似乎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用“越界”这个角度对他们的作品以及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刻分析,能够用同一个主题把众多文学大豪串联起来进行深度融合和解剖,让我深感震惊和钦佩。
书中谈到的作品有的没有读过,有的读不懂,有的是自己很喜欢的作家,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深度了解一位文学作家及其作品风格和内涵。原来读不懂的书现在忽然茅塞顿开,有种原来如此的收获;读过的作品发现自己理解原来是那么肤浅,而作者解析的有理有据读来也惊叹不已。
作者在谈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时,这本书买来读的时候,就不太理解,因为太散而无法去理解到书中蕴含的意义。然而作者给的解读就很有意思,也非常清晰,她说那是自由、灵动、轻盈的散文体小说,还提到了“地域书写”这一说法。
“太古”是一个地名,是属于“地域书写”,它是一个现实中的地名,但作者认为“太古的边界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既是实有的,也是虚无的”。这里就体现了小说地域性的“越界”,通过把现实中的地域进行虚幻化描述形成虚实结合;另外,还把地域书写时间化,太古既是空间概念,同时又是时间概念,再次形成“越界”。
作者并没有带任何评论的色彩解读它,而是从不同方面和感受表达出作品的含义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意味,读起来也非常有亲和感。
02、自带书单的小说评论集内含上百个作家和上百部书
不仅如此,作者还用纵向比较的方式,在作品解读时,引用很多相似的作品以及作者进行类比,可见功底之深厚,贯穿中外。
作者为了更具象化解释什么是“地域书写”,列举了很多中国当代作家。她认为“太古”的书写模式与中国很多当代作家的“地域性写作”非常相似,有沈从文的湘西、汪曾祺的高邮、莫言的高密、贾平凹的商周、阎连科的耙耧山脉、苏童的“香椿树街”、迟子建的北国极地、王安忆的上海、西西的香港等。
读到后面,已不再纠结何为“越界”,而是惊叹作者的阅读宽度和深度,你会发现这本书至少出现上百个作家和上百部书。作文www.yuananren.com作者在运用时如数家珍似的把这些作家倒出来,上到古典文学的《庄子》《山海经》,再到上面提到的近代文学家,还有很多西方文学家也是信手拈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自带书单的书,看完这本书,让人还想看里面提到的很多书。
03、“文二代”女性视角观点的形成平等对话摆脱父亲的阴影
很少读刘剑梅教授的书,因为很少看文学理论的书籍,觉得那是中国古代女人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而这本除外,这是一本读来让人非常舒服、亲切的文学评论集。让人惊叹文学力量的同时,也想去了解刘剑梅教授。
刘剑梅出生于书香门第,是一个十足的“文二代”,父亲刘再复在文坛上如雷贯耳,是当代著名文学家、红学家以及人文学者。因为有这样一位父亲在学校常常被人另眼看待,在谈及影响焦虑时,她说,她常常想反抗父辈,想摆脱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父亲是一位很民主开明的人,他经常和我平等对话,共同讨论,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我常常以女性视角,受西方学院派的影响看待事物谈论其本质,而父亲则是男性视角,宏观思维,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后来逐渐明白,不应该为了反抗而反抗,而是应该先继承,然后超越。
这本《小说的越界》就是刘剑梅教授以女性视角的解读,蕴含了女性柔和的美、敏锐的观察,充满梦幻、想象与自由,是一本可以抵达读者内心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