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去亲戚家做客,他们家有一个一岁多的宝宝。我发现她的手上缠着胶带,我问亲戚,小宝宝的手是受伤了吗?得到的回复是:宝宝一直吃手,担心吃了细菌生病,所以就把手用胶带缠了起来。最近我在抖音上也看到一些妈妈为了不让孩子吃手,在孩子的手指上套苦瓜,抹苦药等等方式。
有没有家长想过孩子小时候为什么要吃手呢?上述的一系列做法到底是正确的吗?《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会给各位家长答案。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的作者是李芷怡,她早期在北上广等蒙台梭利幼儿园做高级教师指导;后赴美国进修教育学,在纽约、洛杉矶、休斯顿、西雅图、匹兹堡等地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并提供专业的育儿咨询与治疗,具有丰富的育儿知识与长期的经验累积。
一、儿童敏感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儿童敏感期,敏感期是指0~6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内在成长的需要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吸收环境中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并不断重复练习。每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大家听说过狼孩的故事吗?婴儿卡玛拉和拉玛卡被狼群抚养,被发现时,卡玛拉大约七八岁。拉玛卡约两岁。随后她们被接回到人类社会抚养,她们仍然保持狼的习性。她们四肢着地走路,像狼一样发出吼声,对人际交往并不感兴趣。阿玛拉第二年就死了,拉玛卡经过七年的教育也只学会了45个词和几句简单的话。
李芷怡指出在狼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直立行走和说话并非人的本能,是需要后天学习的。一般来说0~6岁存在着各种敏感期,对身心发展极为重要。如果错过了,会使大脑和语言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
我曾经在书上看过一种鸟,他们求偶的方式是唱歌。但是需要听到别的鸟唱,他们才能学会,要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学会,超过这个时间就再也学不会了。和人一样,鸟儿也有敏感期。所以抓住儿童的敏感期,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
二、感官敏感期(0~2.5岁)
1.视觉敏感期
孩子的视觉最先发育,在胚胎时,眼睛的结构就构建完成了。要想让孩子出生后视觉正常,需要一个刺激,来激活视觉能力。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意大利男孩,出生时一只眼睛轻度感染,包了半个月纱布。拆纱布时发现孩子眼睛生理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却看不见。后来研究发现,由于眼睛没有跟视觉神经链接失败,主视结构没有被激活,大脑收不到眼睛传来的信号,自然视为看不见。
孩子在视觉敏感期会对明暗对比,黑白相间的反差比较大的事物感兴趣。父母可以准备黑白视觉卡,穿黑白条纹的衣服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发现问题,及时带孩子就医。
2.听觉敏感期
有的孩子在经历听觉敏感期时,如果身边太安静,他会哭让自己听。我之前看到一个妈妈分享经验说,孩子哭得时候,打开电视洗衣机,孩子听着就不哭了,想来这个孩子也是到了听觉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家长要给孩子放一些轻柔的音乐,选择孩子喜欢听的玩具,当然要适量,不能一直听。
跟孩子说话时,要尽量清晰、缓慢、重复、简短,经作者验证孩子更喜欢这种沟通方式。
3.口腔敏感期
这个时期就是前文提到的孩子吃手,捡起什么东西就往嘴巴里塞的阶段。其实吃手之类的行为是孩子用嘴巴探索世界的一个工具,通过嘴巴可以获得味觉和触觉,吃手也是在锻炼牙齿和舌头。家长在保证孩子卫生的前提的,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这些行为。孩子如果在口腔得到了满足,他就不会再吃手,乱吃东西了。如果孩子的口腔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出现补偿性反应,比如咬人贪吃等等。每个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时间不定,有长有短,家长在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好孩子的手部卫生,并提供给孩子一些不同形状,干净可以咬的玩具,避免生病。
如果孩子在三岁后还经常咬人,很可能是孩子无法控制情绪,或者有情感障碍,这时需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4.手的敏感期
大脑的发育可以使手的动作得到发展,而手的动作也能帮助大脑得到更多发展。孩子这时候会用手感知世界,他会抓,捏,抠,扔,拽甚至是打人。我记得弟弟两岁左右的时候,就喜欢乱扔东西,我们还经常制止他。看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展,因为他的手很笨,不灵活。
在孩子打人时,作者建议家长不予理睬。因为这时候是手的敏感期。如果家长过于在意打人,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得到关注,可能会以此吸引大人的注意。如果孩子超过三岁还打人,一定要采取手段制止这种行为。
5.行走敏感期
我有一个朋友告诉过我,三翻六坐九爬。说的是小孩子三个月可以翻身,六个月可以坐,九个月可以爬。当他们可以爬之后,他们就会挑战站立。开始是大人扶着或者自己扶着沙发。十一个月时就可能独立行走了。当孩子可以走的时候,他会不断练习,我之前看过一个刚会走的小孩,在院子里一圈一圈的走,家长在后面跟着。我妈跟他们聊天就说:“孩子到了愿意走的时候。”听我妈说,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还经常走到小土堆上面。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给孩子使用学步车。因为使用学步车,后脚跟不发力,容易形成扁平足和O型腿。还让孩子遵循规律,慢慢学会走路。
6.语言敏感期
在语言敏感期时,初期孩子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比如爸爸、妈妈,慢慢的就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在这一时期,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别人说话。我有一个妹妹,他的爸爸讲话有点结巴,她模仿的特别像,有一段时期,也就是语言敏感期时,她经常磕磕巴巴的。大家很担心她会不会像爸爸一样,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孩子觉得学别人说话是个游戏,很有乐趣。我弟弟小时候喜欢接打电话,买了一个手机玩具,每天不停打电话玩。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说出正确的句子,千万不要说脏话,孩子会模仿的。
三、自我意识敏感期(2.5岁~3岁)
在孩子出生后,他觉得自己和妈妈和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等到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就会产生自我意识。在这个时期,孩子会表现的很“自私”,什么都是他的;也会“不听话”,去抢别人的玩具;也会和大人说不,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父母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给孩子贴上“自私”“霸道”“不听话”的标签,在育儿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孩子会将自己不好的标签内化,变成真的不好。
孩子的东西由孩子做主,我小时候,家里来小朋友看上我的玩具,我爸妈问都不问我,直接送给别人。这种事经历多了,我就觉得自己的占有欲比较强,也没有安全感,感觉什么东西都会被抢走。
孩子自我意识形成,会有自己的想法,会拒绝家长的安排,这时候,家长要在合理范围内接受。创作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孩子度过这一敏感期。当然,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吃独食,要分享。独一份的好东西只给他吃,这样会让孩子养成理所当然心理,觉得家长为他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是一本全面分析,深入解读儿童敏感期的书。书中用了很多例子来帮助家长理解儿童敏感期,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帮助儿童度过这一时期的小办法。适合新生儿父母来了解孩子,对孩子多一点关爱,在适当时期帮助孩子,会让孩子得到意想不到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