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庞的《乌合之众》,用现在的话说,是一本“话题”之书。如果倒退125年,我想此书一出应该会上微博的热搜,它不靠颜值也不靠流量。几年前,这本《乌合之众》突然就火了起来,出现在各大购书APP的首推板块,喜欢跟风的我怎么能不买回来“装扮”一下自己的书柜?
一眼,得偿所愿;一放,就是几年。
2020年的暑假,小组重启这本书的“艰难”阅读之旅。
拿到这本书,实在是称得上一本“小书”,但确是一本充满魔力的“小书”,为之着迷的还有弗洛伊德、托克维尔、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ni,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从这本“小书”中吸取自己所需的精神养料。它的魔力何在?或许是缘于作者勒庞以颠覆性的观点开创了“群体心理学”研究,他对人类群体的心态和行为进行了大胆直白、不留情面的描述;也或许是因为他敢为人先,在当时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集体性的失语促使勒庞意识到了作为一个学者他必须为那个时代发声,为当时当地的人们解惑答疑;又或许是随着科技工业的崛起,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崛起,并且联合其他力量不断地取代旧有的王权,这似乎是勒庞不愿见到的、逐渐在衰败的西方文明。
勒庞的远见在于,他发现了统治社会的秘密——征服群体。想要探究其竟的读者就会顺着思路往下询问,什么是群体?具有怎样的特征?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如何对群体进行征服?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勒庞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本书一共有三卷,第一卷主要介绍了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思维模式,第二卷主要探讨的是群体的主张和信念是如何产生和确立的,第三卷主要概述的是不同群体在不同的刺激下还会有哪些特点。其中,我对于第二卷的第一章中所提及的“影响群体主张和信念的间接因素”感触较多,故借此拙陈一孔之见。
在勒庞的观点中,他认为能够决定群体的主张和信仰的无非有两个因素: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在我看来,所谓的间接因素就是指长期渗透在群体当中的观念甚至是某种“执念”,看似迅猛的群体爆发力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这种长期的观念渗透和浸淫。所谓的直接因素就是能让群体突然行动起来的决定。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继而发的,没有间接因素的前期铺垫、熏陶,就不会有而后由直接因素形成的行为和结果,也不会有煽动下的群体性的狂怒。
在间接因素当中,有很多因素是共性的、普遍的,作者列举了其中的5个:种族、传统、时间、制度以及教育。它们各自所承担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我想先说说“传统”这一影响因素的作用。
民族是过去形成的一个有机体,它像所有的有机体一样,只能通过一代代缓慢的遗传积累才能发生变化。
驱使人们行动的,是传统,尤其是当他们结群后。正如我多次强调过的那样,要改变传统并不容易,除非是变更名称和外在形式。
从书中,我明白了为什么出生在新时代的人们在其成长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丝丝这个民族甚至是这个种族的痕迹,哪怕是他出生在异域,接受的是异国的教育。勒庞指出,胚胎学就已经揭示了过去的时间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导致生物科学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在时间足够长的前提下,历史科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然而很多的改革者,包括西方的和中国的,他们都小觑了种族以及民族传统的影响深度,他们以为拥有了“正道之光”“理性光辉”就能搬开压在身上的大山,就能与过去的旧时代说“再见”。勒庞认为这不太现实,也并不需要为此感到无奈。万物皆有源,这是不变的定律。没有过去的传统,也就没有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灵魂气息,也就不可能有这个民族所独有的文明。
那么对于传统,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当然也不是。人类之所以去构建一种传统,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持这个民族延续下去,一直都能“不断更”。作文www.yuananren.com可当他们将所建立起来的传统耗之殆尽之时,这些被“榨干了”的传统就不再有生前的力量,需要被“破”掉;并且根据当下的情况再“立”一些新的规矩(传统)以适应新的境况。这是理想中的状态,很少有民族能平衡好这二者之间的天枰。
比如说,过去的中国。
为什么清政府时期的多次变法、改革甚至是流血的革命都没有摧毁历史书所说的“三座大山”?勒庞再19世纪末就给出了他的答案:
一个民族,如果长时间里让传统习俗捆绑过死,就不能改变和变化,就像中国那样,无法完善自己。
而在这其中,最顽固的、坚决捍卫传统思想的恰恰是群体。当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根本没有思考能力,思想还保守并且极其的自信也极度的敏感。在中国历史上,很多的陋习都是被这样“保留”下来的,也有很多的“偏见”也是被这样地“呵护”壮大。“打倒孔家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推翻封建王朝”也只是万里长征的起点。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像鲁镇里聚众消遣祥林嫂的那些“好心人”,是“巨婴”焦仲卿背后不可撼动的老母亲,虽然他们再文学作品中只是一个个文学形象,但是这一类人他们受共同的思想影响,不用同时同地的聚集,也能形成一股不可撼动的力量。对于这些人,勒庞语重心长地说:
……但统治我们思想的那些看不见的主人,任何反抗对他们来说都不起作用,只能用数百年时间慢慢消磨他们。
我想,那些根深蒂固在灵魂深处的东西才最难去除。
其次,我想再谈一下教育因素的作用。
这个因素真的是颠覆了我的三观,从小就被告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这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商榷的。而且古往今来、中外学者都是这么长大的啊,他们的求学经历是我们进步的榜样,怎么在勒庞的眼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勒庞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心本恶,引导好了能够成龙成凤,倘若引导不当就会变成反抗者和敌对面。接着他用统计学家的数值再一次佐证了他的观点,随着受教育的人数增多,犯罪率也相继提高了不少,并且偏向年轻化。他们归因于教育制度的普及使得很多人拥有了知识但却没有工作,成了失业人员。其实这个现象到现在也没有很好的解决,但是这就是理由吗?
勒庞最终给出的方案是:推广职业教育,取代教科书和竞赛。让年轻人回到田间、车间和殖民地企业去。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很多的小问号?
没错,就是勒庞所说的,死记硬背没有用,要想获得成功,书本是给不了你判断力、经验、创造力和性格的。书,是用来查阅资料的词典,往脑子里大段大段地塞知识是没有用的……
作为一名老师,我一时竟凝噎。
其实,在17世纪以前,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让人们获得知识进而改变命运。创办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从业人员,让他们学会更多的生产技能来维持社会的运行。这与勒庞所说的职业教育相差不远,在我国也有一段这样的时期。民国时期,很多职业学校的创办都是为了配合工业生产、国家进步发展的步伐。甚至是“三联生活周刊”“大公报”“申报”这样的有影响力的报纸都有“职业美育”的专栏,所以这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而是确确实实地存在过。
但是,对于勒庞推崇“职业教育”的观点,鄙人还是不甚认同。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特点,教育究竟为了什么也不是几个人的几组数据就能概述清楚的,而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都是旨在让人成为更好的人,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教育”这个话题太宏大了,我没有这个能力去探讨。仅就本书当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一些质疑,也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
但是不得不说,勒庞的前瞻性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的。面对英美式的教育,勒庞认为死记硬背没有什么用处,放置到当代,我认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应当是理论性与实操性兼具的,应当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以提高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面对不断开放的国情应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真正地做到美美与共。
以上是我对这本具有魔力的“小书”的一些浅见,庆幸的是,我送给一名热爱西方文学的女同学一本《乌合之众》,因为正如勒庞所说的,女性更容易受情绪影响而形成群体。虽然我觉得他对女性有点儿歧视和误解,但是我更希望这个女生因为这本书而变得独立、善良且勇于坚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