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之前,去Goodreads上看了许多对于Mafalda的评价,无一例外都是“Itwasamazing”的五星高分。一路看下来我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们童年时看的Mafalda塑造了他们的个性、理想甚至人生轨迹。对着“Shape”我犹豫了很久。
能说出“塑造了”自己的事物实属难得,这需要你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着很清晰的认识,能俯视到自己成长的图景,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被什么“塑造”。我知道自己曾经被所有生活中遇到的人、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歌影响,但是那些影响大多隐名消弥融入了我自己,而当我回忆起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某个东西的时候,却几乎总是回忆起小时候的记忆,也许塑造期真的发生在童年。
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如果我小时候看到这套书后今天的我的样子了,不过我很乐意这个“如果”可以真的发生,因为这个女孩的确给人质问的勇气。看这本书是一个很“嘲讽”的过程,因为我发现成年后的自己,也许真的没办法理直气壮问这个世界:
为什么大家不想改变现状,而只会在那修修补补?
或者站在人潮拥挤的大街上插着腰大声询问所有路过的人:
要从哪里开始推动这个国家往前走?
玛法达式的嘲讽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来说张力十足,这幅漫画之中玛法达站在大街上的十字路口大声质问,身边的人频频回头,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跑到街上去找从“哪里”开始“推动国家发展”是幽默的表达,因为他们不理解抽象的“推动这个国家往前走”和真正意义上的“从某处出发,往前走到达某处”的区别,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大多成人几乎连提问的勇气也没有,毋论勇气,也许我们根本想不起来要去找到那个“推动国家往前走”的出发点,只是一昧遵循着某种指南,涌浮在人潮之中被推着前进。
她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有具有真理性的一面,我想季诺在下笔的时候那个时代的阿根廷就是如此残酷,Goodreads有人说“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那个时代是一个独裁国家的作者所作。”在我看来恰恰相反,越是独裁的,越是渴望自由的,越是认识深刻的,身在其中有身处其外的人无法体会的切肤之痛和认识之深。
(玛法达指着警察的警棍)看见没?这根棍子是用来打消胡思乱想的。
季诺同时没有忘记玛法达也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她“丧”得很真实。
早安,这世界上的不平等消失了吗?啊,还没有?那午饭时再叫我起床吧!
很难打起精神下床到这个世界……
这也是我认为季诺伟大的地方,用漫画的形式,童真的语言,表达残酷的事实。小孩尚未被世界磨圆理想,他们(比大部分成年人)直率、恳切、一语中的,对于那些大人看起来有着“理所当然的答案”的问题有怀疑的勇气,他们没有被“常识”吓退。
我很讨厌“常识”的霸权。常识在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默认的预设知识,拥有常识就拥有了一种无形的权力,因为“常识”是“无知”的水平线,作文www.yuananren.com人人努力让自己超越这条线以不显得“无知”,越过的有权质问没有越过的:“你这都不知道吗?”或者“这不是常识吗?”我觉得这句话是非常多余而且讨厌的一句话,它没有传递关于“常识”的任何信息,只充斥着一种质问和责备的态度。如果责备是一种对于“无知”的不满的表现,那么除了表现外也应当付诸改变现状的行动。
说这话并不是倡导“没有常识”或者为“没有常识”壮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的知识可以好好吸收以为己所用,只是常识并非真理或者“真实”的事实,如果有什么事实是可以用一句话解释清楚,那么它也值得怀疑,就像Mafalda怀疑“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穷人”的命题而询问妈妈“这世界上为什么有穷人?”;反对“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改变世界”的命题而站在家中椅子上、大街上“幼稚的”、“单方面的”进行宣布:“我要求立即停止核武器!”或者穿着睡衣大声的对打仗的士兵抱怨:“你们就不能结束这场混乱,让人安心睡觉吗!”
这套书选择了Mafalda中不少经典语录,对于小朋友来说应该是内容、趣味和观感俱佳的绘本书,但是对我来说,这套书更像是一大册“警告”,时不时提醒我不要成为“理所当然”的俘虏:
天呐,我讲话的口气竟然像个大人!作者:R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