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3000字

第一次产生阅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的想法还是大二刚开学的时候。当时我参加了求是辩论社举办的一场比赛,辩题为:应该支持还是反对你的朋友使用快乐机器?

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快乐机器”并以较低的价格投入市场。已知其具有强烈的致幻作用,一次使用能带来数小时美梦成真的幻觉体验,伴随着高于任何药物的快感,且具有极强的心理成瘾性。尽管尚未证实其具有生理成瘾性,但已知长年使用会提高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只是影响仅接近于高温油炸食品。“快乐机器”看似不会带来迫切的健康与犯罪问题,但却会令人深陷人造的快乐幻境之中,现在你的朋友很想使用。

在讨论时,一位学长谈起他的想法:“我心证偏向正方(使用快乐机器)。其实马克思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劳动对人的异化,今天的很多人劳动很勤奋,加班996,但到头来他们过得并不幸福,劳动到最后却丢掉自己健康的比比皆是,就算赚了不少钱最后也无福消受。所以如果能一直享有即时的快乐,何必阻挠我的朋友使用呢?”听完他的想法,我很惊讶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居然包含这些听起来并不很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有想到马克思在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用到了一些听起来“很不马克思”的观点。但惊讶之余也有些怀疑,学长只是一家之言,究竟是马克思的哪部著作中阐述了这些观点?我由此产生了自己考证一番的想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书籍.jpg

查了一些资料,当我了解到《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时,这份求知欲又一次被唤醒,我决定弄明白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究竟是什么意思。在独立阅读后,虽然没有理解《手稿》中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全部四项规定,但至少已有自信说自己理解了其中两种表现。

第一种是结果意义上的。“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

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劳动的对象。劳动在那个年代归根结底是把自然界的物质加工转变为人类可以直接利用和消费的产品,而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随着劳动的不断进行,剩下的可供劳动的对象也越来越少,即“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举例来说,一个挖煤工人挖的煤越多,自然界中剩下的还能给他挖的煤就越少。

第二,“这个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劳动者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工人生活也需要衣食住行等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由于劳动对自然界资源的榨取,这部分用于工人自身生活所需的资源越来越少。这是工人同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同时也是工人同自然这个异己的与他敌对的对象的关系。这些都是不难理解的,但我认为这样的观点也有些太过宏观,尤其是第二个观点,工人劳动反而会让自己能够消费的资源变少,这与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劳动是为了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一常识背道而驰。那么劳动究竟让我们活的更好还是更坏?虽然在极度宏观的尺度上看确实如《手稿》所说,但仍会让人一时间不明白这样说的意义何在。

第二种是过程意义上的,其中也包括两方面。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最后,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不取决于他个人,就是说,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发生作用,同样,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因此,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这一观点可谓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劳动即便在今天也仍然并非人们自愿的,我们大多抱怨工作辛苦、加班伤神。那些真正热爱自己工作并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到快乐的人固然存在,但想必凤毛麟角。

前一阵我们在概论课上讨论了外卖员困在系统中的文章,这一职业就是工人在劳动中身体可能被摧残的典型(车祸)。如果没有老板强制,作文www.yuananren.com如果没有生活所迫和同事之间的竞争,相信大多数人也会像逃避劳动。事实上,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批判的,厌恶劳动的心理是很正常的。惰性是人类的天性,勤奋的人只是很好的克制住了懒惰,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来都没有懒惰的心理。动物生存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因而尽可能减少能量的消耗是一种明智的进化策略。所以我们的大脑也会厌恶思考而喜欢沉浸在外部信息的不断刺激中,这也正是快手、抖音等信息流APP之所以如此火爆的原因所在。可见,人对劳动的厌恶之根深蒂固,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劳动异化的根深蒂固。

写在最后

可以说,我达到了最初阅读《手稿》的目的,对最初“快乐机器”辩题的理解也更进一步。

关于这个辩题固然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但结合《手稿》而言,劳动虽然对人产生了异化,我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但毕竟我们还是能够在劳动和工作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何况在物质较为丰富的今天,哪怕无法在工作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劳动也会因其在这个时代的全新意义值得我们去奋斗。

人有两种属性,自然人与社会人。偏向自然人的活法就是顺从最原始的欲望而活,不顾旁人的看法,顺从本性,无须奋斗。偏向社会人的活法就是为社会而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都有渴望被社会认可的自尊。当我们参加10年同学聚会,我会想要别人称赞“混得真不错”。当成就一项事业,我会想要接受媒体采访,谈谈自己的成功心得。这些无不反映着我们渴望被认同的本性。马克思认为,人最根本的属性还是社会性。人与动物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社会性,由此可以说,社会人比自然人更值得被追求一些(从短期快乐和长期快乐等角度也可以分析)。社会人的生活更能体现你的生而为人的价值,带给你的成就感更大。现在想来,我大概不会支持朋友使用快乐机器。作者:杨一凡

1:读《织梦人》有感400字

2:《大学》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