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听人推荐过《金字塔原理》一书,因为各种琐事,一直无缘拜读。最近到美团后发现这本书在美团内部被各级领导同事推荐,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也强烈推荐过本书,号称美团四大名著之一,不禁好奇,到底本书有何魅力,被大家如此推崇。
周末有暇,于是认真阅读了本书,并观看了一些学习视频,读完之后,收获良多,感慨确实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必备枕边书。
虽然本书读起来相对比较枯燥,理论居多,但还是从中学到了本书的的部分真谛:想通透,说清楚,做明白。
一、想通透—熟练掌握思考的逻辑
古人常说“三思而后行”,但是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三思”,才能行的顺利。西方人讲究精细,往往会把所有问题都归纳为数学问题,有时候也许更能看到本质。
《金字塔原理》中讲思考的逻辑,告诉我们如何去思考,讲的很清楚,条理清晰,仿佛像数学公式一样,按部就班,照章办事即可。
《金字塔原理》真正告诉了我们如何真正”三思“
所谓思考,更多地时候是自下而上地,从千头万绪中抽象出来最本质的关键点,所以最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
第一步:利用MECE原则,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的问题要点。
既不多列,又不遗漏,这一点本身要求思考者对于需要所思考的事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知,不然是做不到不重不漏的。
第二步:所有的要点按逻辑顺序进行整理(常见三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
列出来了很多要点,为什么要对要点进行分类归纳
①按照人大脑的记忆机制,归纳机制超过7个的数量很难被理解和记忆,所以需要通过归纳分类来减少数量
②本质和真相都是脱离了具体细节层面,高度抽象才能得到的,只有通过归纳分类才能更好地抽象
《金字塔原理》也很清晰的讲明白了归纳整理常用的三种顺序:
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
所有的分类归纳方法不外如是。
第三步:提炼、概括、抽象出本质
所有与事相关的本质都可以归纳为数学,所有与人相关的行为都可以归纳为人性。概括、抽象、提炼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本质。
《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概括思想时候的3个核心点:
①避免缺乏思想性的概括,如我下面就讲3点,这不叫概括或者提炼
②概括思想时需要说明行动产生的思想/目标
③概括时需要使用尽可能明确的词汇/语句
并且《金字塔原理》还很贴切地提出了2个概括总结的套路公式:
公式一:主体+怎么样
比如小明在工作中有几个急需提高的技能(从技能1,2,3提炼出来的总结)
公式二:说明行动的结果与目标
比如小明计划在明年5月底将某某小程序DAU提高50%(从具体行为1,2,3提炼出来的总结)
二、说清楚—熟练掌握表达的逻辑
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些事情觉得自己想的挺明白的,但是在通过语言、文字或者演讲表达给受众时,自己意气风发,自我感觉良好,受众却昏昏欲睡,不知所云。
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核心原因是没有”以用户为中心“的同理心,很多时候自认为想的很清楚,但是表达时不注意结构、不注意技巧、不注意逻辑,对方可能会因为背景资料的缺失,
因为上下文没有逻辑关联,增加了受众的理解难度。
SCQA是常见讲故事的框架
所以《金字塔原理》教导我们”思考时自下而上,表达时自上而下“,并且遵循”SCQA“套路,逻辑清晰表达主体思想,不断引起受众兴趣。
S:背景
C:冲突,冲突介绍很重要
Q:用户就会有疑问了
A:答案
整篇文章都在回答一个大的问题,每个子话题,子段落都在解答一个小的问题,不断通过引起受众提问,回答受众问题来吸引受众兴趣,表达自己的思想。
善用SCQA常见的使用步骤:
第一步:首先确定主题思想
第二步:确定受众对象,明确受众对象都有什么疑问?
第三步:写序言,构建SCQA
第四步:与受众进行QA对话
第五步:对受众的新QA重复进行对话
如此循环往复,受众不断被你引导,不断跟随着你的表述来理解你的主题思想。
三、做明白—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逻辑
知易行难,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自己想清楚了,说也能说明白,但是实践的时候,依然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实践后效果距理想目标差距很大。这个时候到底该怎么解决问题呢?别慌,《金字塔原理》不仅对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类,还提出了应对方法。
第一步:界定问题
从现状到目标的鸿沟就是问题
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喜欢什么,我们想要什么,也就是要找出来SCQA。《金字塔原理》将根据从现状到目标的几种情况把常见的问题分为3大类。
问题类型一:我不知道该怎么从现状到目标的问题?
问题类型二:已经有解决方案,但是不知道方案是否正确,是否该实施?
问题类型三:知道从现状到目标的正确方案,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第二步:结构化分析问题
①提出多种假设
②实行验证,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
③得出明确结论
第三步: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第二步分析出来的明确结论,评估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选择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我从《金字塔原理》中学到了部分真谛,想通透,说清楚,做明白。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实践这些真谛,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