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电影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传》是一部由米洛斯·福尔曼执导,汤姆·休斯克 / F·默里·亚伯拉罕 / 伊丽莎白·贝里奇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音乐类型的电影,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莫扎特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电影莫扎特观后感

电影莫扎特观后感[篇1]

有些人是AMADEUS,上帝的宠儿,好像不用费劲,就有一般人羡慕至极的才华。

我羡慕那些有才华的人,却嫉妒那些不费劲就有才华的人,是不费劲啊,莫扎特一碰钢琴,就不费力分分钟弹出杰作,有些人从小被逼着学钢琴吭哧吭哧的考级最后混了个小学音乐老师,这些人可能也压根没有雄心抱负往音乐发展对莫扎特不羡慕嫉妒恨,问题是有些想走向音乐道路吭哧吭哧努力了十年半载还不及莫扎特十分之一的人,我相信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对莫扎特咬牙切齿。这种情感太正常了,这种又爱又恨的情感,这种欲得而不得的情感,就像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却不见其效的人看到吃很多零食很多甜品依然苗条的瘦子,就像尝试了各种护肤品皮肤依旧有各种痘痘雀斑黑头黑眼圈的人看到平时根本不做任何保养皮肤却光滑细腻的人,就像咬着笔杆挤牙膏也写不出字的人看到分分钟码出文章的人,就像在生活中挣扎来挣扎去当房奴当卡奴的人看到拼爹刷脸靠关系就过得比他好的人。似乎很悲哀,这么跟别人比较,有些人轻轻松松就拥有你没有的东西。

但是有一个词叫公平,有一个词叫代价。我相信能量守恒。比如在这个影片里,萨列里嫉妒莫扎特的音乐才华,但莫扎特没有萨列里殷实的生活;莫扎特生前得不到重用没有享受非凡的荣耀,死后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萨列里前半生他的作品受捧,后半生里却被世人满满遗忘。我相信能量守恒,相信上帝给每个人的幸福值都是一样的。

这么一写太鸡汤了,也不为自己是平庸之人而感到悲伤了。但尽管如此,我依然对上帝没有指定我为天才这件事而感到遗憾。想到将自己死在历史里,留不下一点伟大的痕迹诸如音乐电影艺术品著作等,心里掠过淡淡的忧伤。身为平庸之人,我只能多生几个孩子,留下DNA。

电影莫扎特观后感[篇2]

这部电影其实拍的很真实。但是真实过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萨列里同样是个著名的作曲家,才能上也许真的不如莫扎特。但是是否真的是萨列里逼死了莫扎特呢?我们要知道,这个电影里有着疯狂嫉妒心的男人教出了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还有李斯特和舒伯特。至少这样的一位老师是绝对有一丁点胸怀的。但是故事片究竟是故事片。电影中最大的美感在于莫扎特的音乐,直至今天,依然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我认为这个故事片不能正确的表现莫扎特一生,因为他是没有意义的。他除了展示莫扎特“神奇”的一生之外,它并没有值得注意的价值。莫扎特是个天才,但是却绝对不是个偷懒的天才。但是若是我这样的苛刻一部故事片有人文价值我就是罪大恶极。

但是我们不防认为故事讲的是真的。这位萨列里大师失败的地方在哪?他嫉恨的不是莫扎特,是上帝。他认为上帝不公平,他多么希望上帝公平。但是他不懂,在某个特定时代的特定时期,每个人的出生本身不带有不公平性。我们难道要羡慕音乐神童莫扎特吗?还是要嫉妒这个已经死了几百年的作曲家?不会,天才是存在的。贫富差距也是存在的。何必跟音乐天才莫扎特相比,又何必跟电影天才威尔斯对照,你为什么要羡慕世界首富的儿子?

莫扎特说过一句话,“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这是我想表达的。中国报纸上总是会出现很多的天才,高考满分,哈佛天才。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最后我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音讯。成名早并不定好,孔子就并不是年少成名,当然历史上很多都是。

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成功不成功却并不一定。但是要求问心无愧不是吗?

电影莫扎特观后感[篇3]

莫扎特传,但是题目确没用他的最为人之的姓莫扎特也没用他的名字wolfgang,而是中名Amadeus.因为这部电影不是讲述莫扎特是个怎样伟大的音乐家,一生对世界有多少贡献,而是通过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看这个疯疯癫癫的人。

这部影片并不是关于莫扎特这个人的传记,而是对人性人世的探究。萨列里一生严格律己,不碰女人,刻苦作曲,为人圆滑使得他很受宠。当他觉得自己被上帝眷顾时,一个疯疯癫癫的傻小子确作出让他瞠目结舌的音乐。他认为上帝在嘲笑他,他永远得不到上帝的宠幸,这使他选择对抗上帝,除掉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为己任。

在另外一方面,莫扎特非常有天赋,但是就从他父亲出场的一幕就告诉观众他和父亲的关系。他父亲一身黑衣,站在台阶上逆光处,向他展开双臂,要吞噬他一般。莫扎特虽然表面对父亲毕恭毕敬,但是他从心里害怕他父亲。不管在化妆误会父亲的双面面具还是家里斜眼盯着他的画像,莫扎特一直生活在父亲的监视管教之下,即使他父亲已经死了还是不能脱出这份阴影。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萨列里的父亲就说你想让我把你当猴子一样牵着到处表演么!这也映射了幼年莫扎特和父亲的关系,父亲一手遮天,莫扎特当年不过是父亲手下的猴子。到维也纳之后虽然莫扎特表面上脱离了父亲,但是家里依然挂着父亲的画像,他心里的畏惧也没有减少。

萨列里一直认为自己杀了莫扎特,其实他只是火上浇油,纵火犯还是莫扎特自己。萨列里对莫扎特的又爱又恨最终在两人合作《安魂曲》时化解开,那时他才真正明白平庸的含义,他才对自己的平庸释怀,因为他看到了莫扎特为自己的天才付出的代价,人生是公平的。

最后萨列里忍受着一天天被人们遗忘,而莫扎特连享乐的机会都没有。最后的安魂曲,献给英年早逝的莫扎特。

电影莫扎特观后感[篇4]

观影之后,给我的浅层印象是莫扎特处在的十七世纪欧洲的独特之处。十七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清朝初年,有短暂的康乾盛世。中国历史中,判断盛世的标准是贸易发达,往来自由,人口上升,课税减轻。较于中国,欧洲呈现的更是一派在文化科技方面欣欣向荣的阶段。或许是在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之都这样的地方由盛,皇室对于音乐极为重视。国王,教主对于音乐很重视,在自己身边聚集许多音乐家,宫廷乐师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甚至影片中的国王会把让莫扎特留在自己身边创作作为对教皇的挑衅。

欧洲的party文化也让我印象深刻,莫扎特的父亲从沙斯堡来维也纳找他,他选择了带着父亲去参加party,而不是在家里喝茶或者出去吃东西。要为聚会准备各种各样的装扮,除了装扮成小精灵,麋鹿,一些头盔诡异的吓人,就如他父亲和后面的萨列里都有带的死亡面具。在聚会上大家一起跳宫廷舞,无论男女老少,但阶级分化还是存在的。

萨列里作为影片的男二号,一直是一个充满忧郁的角色。他没有天生的音乐天赋,但对音乐却存在嫉妒的渴望,甚至因为父亲的去世而让他得到去维也纳学习音乐的机会在他看来是一件人生中及其可喜的事情。来到维也纳,他倍加珍惜学习音乐的机会,成为了宫廷乐师,并且保持着极好的口碑和人缘,他常常拉拢其他的没有他地位显著的音乐家。正因为如此,他格外嫉恨上帝眷顾的拥有无人比拟的音乐天赋的莫扎特,玩世不恭,不用处心积虑去讨好外界,却可以拥有萨列里怎么样都无法超越的音乐才华。萨列里也是莫扎特最忠实的听众,他把莫扎特的音乐认为是上帝的声音,是天籁,绝非出自人间。因此他恨上帝,恨那个曾经给与他音乐才华,却又借莫扎特的躯体发出天籁的上帝。萨列里和莫扎特绝对不是周瑜和诸葛亮,因为莫扎特是遥不可及的。这种恨更彻骨,更锥心。嫉妒让人发疯。

莫扎特的父亲在其中的作用不得不提,影片中好几个镜头转向了莫父挂在墙上的画像,莫扎特对其父亲的敬重观众不言而喻。萨列里利用了莫扎特对父亲的敬畏让他创作了安魂曲,这一曲更是莫扎特自己的安魂曲。

莫扎特的妻子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妻子了,对丈夫不离不弃,为了家庭的生计一直奔波,怪只怪莫扎特实在不食人间烟火,对过日子之事一窍不通,可怜了康斯坦丝为了莫扎特音乐被皇室赏识宁愿牺牲自己的美色,作为题外话,这是一个很笨的方法。我相信萨列里一丁点儿都不想帮助莫扎特,只是以为要妻子以美色为代价可以吓退康斯坦丝,没想到她愿意为了家庭付出,不知这在更大程度上伤害了莫扎特。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最大也是最常见的致命伤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可能因为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你一样世间最宝贵的,其他地方一定会有缺憾。所以,莫扎特不是人世间的奇迹,他只是一个正常人。若不问世事,会招来旁人嫉妒暗算,不遵循规律,整个世界都与你作对。值得庆幸的是,他的才华没有被埋没,得益于欧洲当时开放的文化氛围,若在中国,我想人类将少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电影莫扎特观后感[篇5]

当我随着萨列里的思绪在人群中找寻莫扎特,看到了那个有些疯痴癫狂的年轻人身影时,内心是狂吼抗拒的。无法接受。我心目中的莫扎特,应该是尽管说着嬉皮无赖的言辞,放荡不拘地和女孩打闹嬉笑,举手投足间仍然散发着优雅的光环。毕竟他是莫扎特啊,写出清澈浪漫天籁之音的莫扎特。而不是那个“嬉笑着,思想肮脏的怪物,刚刚还在地板上打滚”和有着刺耳怪笑的马戏团猴子。

但当我忍住抛开个人执念看完整部电影时,一切都完全不同了。Mozart那双孩童般清澈的眼睛,随指尖流出的天籁之音同他创作音乐时眼神中散发光彩,洗涤了我的心灵。

总觉得这样的mozart似曾相识,想来想去,原来是宝哥哥啊。“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同样的行为乖张怪癖,痴痴傻傻,懒得理会世人的说词。对世界真挚的彻底,爱即是爱,不爱即是不爱,所以只肯对自己热爱的事物诚赤认真,对一切世事俗物不予理会,连假装都懒得。让你又爱又恨,哭笑不得。

然而两者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宝哥哥的任性,是因为生为大户人家的少爷,家世雄厚,社会地位显赫,又深得宠爱,更像是一种“恃宠而骄”。而mozart的任性轻狂之下,是深深的无奈。

Mozart从6岁起便跟随父亲四处演出。面对形形色色地位显赫的观众,却鲜有人能欣赏他的音乐。大家想看得更多是他的技艺,或者说是冲着天才的名号而来想亲自验证,想出形形色色刁钻古怪的方法,就像片头让年幼的mozart蒙着眼睛弹奏钢琴之类的。没有人真正的理解和热爱他的音乐,没有人真正因为他的音乐而平等的尊重他。是的,mozart是马戏团的猴子,因为观众对待他深爱不已的音乐,更像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观看猴子耍出的高超技艺。

you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Here,everything goes backwards.People walkbackwards and dance backwards and sing backwards.莫扎特第一次出场时,这句看似不经意的玩笑,似乎真正道出了他的心声。“6岁起便随父亲四处游历演出,这些经历让年幼的mozart显得少年老沉,而长大后却又变得似顽童般。”在太早的年纪经历了人情世故,自然会变得老沉。而之后的癫狂,我理解为是看透世事后,放弃了向世界求爱。既然世界无法认真待我,我又何苦活的太认真?所以mozart狂妄自大,沉溺于宴会酒色,没有金钱观念,夸张的笑声——更像是一种自我放逐。但他从没有放弃音乐,因为音乐是他真正所热爱的,是他生命中最后一片净土。为了这片净土,心甘情愿把自己关起来没日没夜的创作。对待自己的音乐他有着百分百的偏执和自信。什么都无所谓,但在音乐这件事上绝不肯妥协。mozart演奏完毕后去寻求旁人的认可,眼中闪烁的光芒,像个渴望得到父母承认的小孩。音乐大概是他对人世最后的求爱。

在音乐的世界里,他活的太纯粹,太一尘不染,不似活在人间。他所钟爱的妻子知道音乐对他的重要性,可悲的是却也从未真正理解他的音乐和才华,直到他死去后,才意识到一切。我喜欢每次mozart演奏时,妻子在一旁沉醉地观看的镜头。可她终究只是个要活要生存的世人,若是相信mozart的才华,又何苦为了得到宫廷的一席之地和钱财而把绝无仅有的乐谱丢在地上,选择脱衣献身。从这一刻起,她和mozart的矛盾就显示出来了。她不似mozart,像精灵般靠音乐就可以过活,她只是个凡人。

而这世界终归是凡人所有,人类的卑劣本性又是从来容不得与自己不同的人。对待那些散发耀眼光芒的人,人们从来都是若想要得到又触碰不得,只能团结起庸才的力量,浇灭那刺眼的光芒,似乎才能显得自己不那么渺小,才能活的更舒服些。最后,影片中的mozart,这个不似人间所有的音乐精灵,终是逃不过世俗的魔爪,死在了庸才和金钱手里。

1:刮痧电影观后感1200字

2: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