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喜欢在老屋阳台上眺望还未归巢的太阳。
那是朦胧的西边,橘黄的余晖镶嵌在每一缕的柔云之中,似乎压在了远方群山的顶上。往下一点,则是茫茫的白雾,勾勒出其后若隐若现的青山轮廓。这么一看,整幅画面就好像一只五彩斑斓的皇冠,而那赤红的“明珠”,是它的点睛之笔。
奶奶的目光是那样的柔和,眨眼中都荡漾起爱怜的眼波。我无言地品读着奶奶的目光,心尖一颤,我已经得到了答案——那定是早已做出的选择。
只愿坚定她这一方热土、一所老屋,不愿随我们一起搬离,一生为了全家而于命运长河中随波逐流的奶奶头一次展现出执拗。她那望向落日的眼中飘出了一丝追忆,同时那如呓语的呢喃,让我知晓了这栋老屋早已溯流时光,成为奶奶心中最有分量的宝藏。
世事变迁,这座老屋屹立如常,它放出过无数的鸡鸣,承受过无数的风雨,沐浴过无数的春日,还享受过无数的欢笑。砖瓦乌黑油亮,赤墙温暖人心,更有屋内齐聚的人儿,捧出一份温情。
奶奶的记忆与乞愿似乎都定格如此。即使墙顶已有密密麻麻的裂缝,无人看管的角落里灰尘仆仆,地面也是坑坑洼洼;并不很明亮的日光灯也使得家中显出暗沉阴森。即使爱人已离自己远去,即使已变得物是人非,但奶奶是不会放弃的。她还记得那时,有丈夫陪伴,和睦温馨;有子女绕膝,其乐融融;她还怀有对生活的满腔热情——多么温暖的时光。也正是这样,这一座老屋,寄托了奶奶的全部。
但想想,这温柔而不返的时光是多么熬人——奶奶甘愿受这甜蜜的折磨。我们已劝过很多次了:环境不好,无人照顾,交通不便……但奶奶总说:“挺好,挺好”。一个人住,不需要太多的。说着还会给我们参观她的“动物园”,在简陋中凸显着勃勃生机。“天天陪着它们,挺好的!”又或带我们来到她的田里,有绿油油的青豆,有金澄澄的玉米,四周还冒着几朵叫不出名的野花,“这里的环境也挺好,生活也挺充实的”,哎,但谁人不知这些都只是借口呢?
奶奶也在尽力地保护这一座老屋。我们让了步,只想重新修修这老屋,推掉西面那残破不堪的墙壁,可奶奶不肯。“推了再盖,魂儿就没啦!”她竟然还急了起来,作文www.yuananren.com生怕这座老屋被我们伤害了,我们这才发现奶奶时常看完落日后,还会在街道停会儿,静静站立着,向老屋投以慈祥的目光。她将这老屋的形,老屋的影印在心中,让老屋的声,老屋的味飘荡在脑中。每日的良久矗立,也在夕阳的光影下,成为了镌刻记忆的底片。或许某些时候,奶奶望着这老屋,这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寂寞冷清的老屋,再想想那物是人非,也会流露出忧伤,甚至凝望的眼中也会带着些许泪花吧。
奶奶的倔强与执拗,何尝不让我们痛心。一方面是奶奶的生活,她一天天地将我带大,日日夜夜中都充满了奶奶无微不至的关爱。现在要我们留她于破旧的老屋,怎能忍心;另一方面是奶奶自己的意愿,她离开了老屋,是一定不会开心的,甚至无法想象将这座老屋当自己生命之全部的人如何能离开。我们进退两难,默默地承受这般的扎心。
我问:值得吗?舍半生贞守那温柔的回忆,既然那温情已失去,回忆岂不更令人心碎?那又为何不抛弃这令人痛苦的老屋呢?奶奶一遍又一遍地回忆,一点又一点地加深自己心中之痛——为何要对自己如此地折磨。
泛着泥土味的空气中,残留着太阳归巢前的余热。奶奶转过身,望向我,也望向我身后的老屋。我的心被瞬间触动,是以我从奶奶的眼神中看到了平静及其目光之底的深深坚持。还有更多:对生命的敬畏,对过去的缅怀……奶奶并不在意独自的守候,追忆曾令她使将过去的美好融进自己的生命。她的这份信念,让离开的美好却未远去,一念间,便可重温,便会相遇。作者:吴秉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