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薄雾洒下,淡淡光芒。这是一个寻常不过的早晨,我漫步在村里的碎石路上。
我的家乡坐落在陆丰的一个小村庄,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名胜古迹,只不过,是一个平凡朴实的小村子。村里的巷子不是阡陌交错,是整齐笔直的。却也四通八达,都通往村里那条大马路。
灰墙红瓦,这是家乡的房子。房顶上的脊,是一层层砖砌就的,一片片的瓦,似是弯月,似是鱼鳞。我最喜欢的是这红瓦,最讨厌的,也是这红瓦。瓦片是堆砌成的所以老爱掉,每掉下一片,奶奶都要找堂伯来修。倒也不是个难事,只是屋顶太高,爬上梯子才够的着,难免有些危险。房顶有片倔强的砖,次次修完,次次掉,后来干脆就不修了,拿上塑料膜遮了那个空。下雨最麻烦了,雨水顺着塑料膜与屋顶的缝滴进屋里,需拿盆接着雨水。雨水清洗后的瓦片,散发淡淡的橘光,阳光会透过塑料膜照进屋里,原本昏暗的房间,会因为这几缕光变的亮堂起来。
小小的瓦片,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乐趣。瓦片在路旁随意便可拾得,找到大些的瓦片,就和伙伴寻一空地,把瓦片当成粉笔,在地上玩起“跳房子”的游戏。即使再小的碎瓦,也有乐趣所在,用砖头拍成粉末,成了“调味料”;摘下鲜嫩的花骨朵儿,翠绿的树叶结成疙瘩儿,成了“主菜”;洁白精巧的贝壳成了“器皿”。就这样,我们成了厨师,做成了一场饕餮大餐的美味佳肴。也有一些淘气的男孩子,将拾的瓦片装进衣袋,装了满满一口袋后,来到河边,对着水面打起了水漂。侧弯下腰,瞄准几下,嗖的一声,瓦片在水面上欢快的蹦跶,一串串涟漪随之荡去。
南方的水稻一年两熟,人们没有闲暇的时候,这个季节播下种后,下个季节便可收。湛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田野一望无际,一群牛儿安静地吃着草,一束束刚收割的稻谷,挂着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闪着金黄色的光芒,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是个丰收的季节。
稻谷晒在马路边的空地上,村里除了马路,几乎没有空地,远远望去,一片金黄。一整天下来稻谷早已变得温烫,手插进一铺稻粒里,立马会被温暖裹上。
晒着稻谷突然下雨是最可怕的事,天一暗,人们便知要开始下雨了,于是急忙通知旁边晒谷的人。有时幸运些,在雨下之前就收好了。但也不是每次都这么幸运的,作文www.yuananren.com往往收到一半,雨就开始下了。人们顾不上聊天说话,收着自家的稻谷。这时也不需什么工具了,只一把大扫帚,将稻谷成一堆堆,用手往麻袋里刨。速度越来越快,身上早已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那些自家稻谷收完的,都会帮别的人家收,不需要人叫,或许这就是村里人的默契。雨下大了,剩下的一些稻谷收不回来,只能看着它被雨水冲走。
这个场景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把乡里的人养成了善良又平凡、热情又好客。看着乡里的老人,泡着新茶话着老旧传闻……我的家乡是朴实的,也是饱满的。